对顾仲彝戏剧结构论的再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对顾仲彝戏剧结构论的再认识

王宏刚

顾仲彝在上海戏剧学院执教期间,先后开设西欧戏剧史、编剧概论、名剧分析、作家作品研究、戏剧概论等课程。1963年完成其一生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归纳性的学术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这本论著在我国戏剧界广为流传,于1984年获全国戏剧理论优秀著作奖。

全书共6个章节,包括绪论、戏剧题材与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戏剧结构、戏剧人物、戏剧语言。内容归纳为三大部分,即戏剧本体论、戏剧结构论和戏剧人物论。其中顾仲彝提出的本体论是冲突说,并总结出:中国戏剧自古以来一直以冲突、斗争为其主要特征。

他在戏剧结构一章中,根据苏联霍罗道夫提出的开放式与锁闭式的结构类型法,同时吸收美国劳逊提出的“人像展览式”的概念,概括出戏剧结构三分法,并被中国戏剧界所接受和认可:“归纳起来,戏剧结构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开放式结构,锁闭式结构(包括回顾式和终局式)和人像展览式结构。”(顾仲彝著:《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65页。)他在本章中的基本论述有:

一、开放式结构

情节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舞台上,如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的《北京人》等。

其优势是:

1.广度宽,曲折多,原原本本,有头有尾,场面热闹,容易看懂;

2.有一定的时间长度,人物性格有发展过程,容易写得生动;

3.地点转换多,情节曲折多变化,容易引人入胜。

其劣势是:

1.广度宽,深度受到影响;

2.人物和情节的增加,不宜集中戏剧性,结构容易松散。

二、锁闭式结构

具有经过严格选择的、最低限度的登场,特定的活动地点和时间,以及直线发展的题材。戏的开场从危机中起步,集中表现戏剧性危机,只在舞台上表现高潮至结局,而把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关系用回顾式的叙述方法在剧情开展中逐步交代出来。

这其中又有两种回顾式的表现方法:

1.以回顾往事为主要情节,如曹禺的《雷雨》;

2.以高潮与结局中的紧张情节为主要内容,而以回顾往事作为辅助情节,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其优势是:

1.情节集中紧凑,能较好地体现结构的完整性;

2.内心动作和外部动作结合较紧,戏越挖越深,耐人寻味;因人物较少,有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和精神世界等各方面的可能性;

3.宜于写出有深刻哲理思想和深厚感情的好戏。

其劣势是:

1.人物少,场景少,外部行动少,戏不热闹;

2.宜于家庭小戏,不宜于反映丰富多彩、范围较广的社会生活;

3.回顾往事多,舞台变化少,非有高度技巧和生动的对白不能引人入胜,戏容易冷。

三、人像展览式结构

以展览社会风貌,人物画像为主要目的;人物较多,全剧没有主要人物,而人人都是主要人物,往往有串联人物;情节进展缓慢,展示出社会一角的生活横断面,潜在的冲突比外部冲突要强烈得多。如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

此外,顾仲彝的人物论观点主要来源于高尔基的典型说。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人物性格:

1.社会性

阶级成分、阶级出身、家庭影响、教育、职业、社会关系和地位、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业余爱好和娱乐等;

2.心理

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像等;

3.形体外貌

性别、年龄、身材、容貌、姿态、眼睛、服装、健康情况、遗传等。

责任编辑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