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及其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3

2011年世界经济的走势及其应对

张国庆

张国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2010年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余震不断”的影响下,已走过了艰难复苏的一年。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2011年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2010年世界经济回顾

回顾和总结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总体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持续不断,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与2009年的负增长相比,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全年走势前高后低,上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25%,下半年增长有所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4.8%。在2009年深度衰退后全球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既得益于各国强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也得益于及时的金融稳定救助,还得益于共同的应对危机方案。

但各经济体的复苏势头有差异。发达国家复苏乏力。上半年增长3.5%,下半年仅为2%左右,全年估计2.7%。美国复苏锋芒渐失,前三季度GDP增长逐季为3.7%、2.7%、2%,预计全年2.6%。欧元区复苏一波三折,前两个季度GDP分别增长1.1%、3.9%,预计全年增长1%。日本复苏走弱,前两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4.4%、1.5%,三季度工业生产和出口下滑,预计四季度将进一步放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增长了8%,下半年增长6%左右,预计全年增长7.1%。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复苏势头好于发达国家,主要基于金融机构健康、财政赤字较低、政策稳定积极。但也不平衡,亚洲领先,将增长9.4%;拉美、非洲居中,将增长5.7%和5%;独联体、中东欧在后,有望增长4.3%和3.7%。

(二)全球金融依旧动荡

受全年实体经济复苏高开低走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澜起伏跌宕。年初股市信心恢复满满,5月份,由于欧洲债务危机而引起大跌,三季度在资金推动下反弹,四季度却由于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QE2)而再续高位,走势与实体经济有所反差。全球金融体系酝酿变革,新出台的巴塞尔规则在改善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方面作出了努力,但这种努力由于欧债危机而受挫。经过欧洲国家建立金融稳定机制和进行财政调整,金融形势有所稳定。但全球金融体系仍然存在风险,爱尔兰再次爆发危机,说明全球对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仍心有余悸。

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问题凸显,债务普遍膨胀,希腊等欧洲五国几度面临主权债务违约。美国的财赤则是在自己印钞给自己当债主,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把危机转嫁给外部。由此引发了国际汇市的剧烈动荡,欧元、日元等多数货币与美元出现反向波动。金融危机导致了不少国家政府和个人财务困难,民生多艰,而紧缩财政又导致了社会的极端不稳定。

(三)全球失业现象严重

“无就业复苏”成为本轮经济复苏的显著特征。有数据显示,此轮经济衰退导致了全球失业人数增加了3000多万人,尤其以发达国家为甚,约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三。美国和欧元区最为严重,2010年9月份,美国统计失业率为9.6%,较6月份的9.5%还上升0.1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半失业人数,广义失业率要达到16.7%。欧元区目前的失业率已经超过10%,日本的失业率超过5%。就是经济发展良好的“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印度、巴西,失业率也分别在7.5%、9.4%、7.2%。在失业率居高难下的同时,近半数失业者失业时间超过半年。长期失业不仅给失业者自身及家庭造成困境,也会损害其工作技能,并对其就业前景造成长期影响,加剧结构性失业难题。

无就业复苏不是真正的复苏,若失业率不能降下来,这场危机就很难说已经结束,它不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四)全球贸易较劲明显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各国面临着不同的经济难题,特别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高失业率,致使各国政策更加内敛自顾,明里暗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贸易利益得失更加较劲,国际经济环境趋紧。主要表现在:一是应对危机的政策各自为政;二是国际经贸政策很难协调一致;三是货币战争已经开启;四是发达国家“锱铢必较”,以“再平衡”迫使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金融危机使各国“以邻为壑”,同舟共济的意识越来越淡化,国际合作更趋于现实和实际。与之相反的是,财经分歧不断加大,贸易摩擦开始增多。

二、2011年世界经济展望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世界银行预测为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4.2%,经合组织预测为4.5%。全球以及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将呈现低速增长之势。各经济体都将步入危机后的痛苦调整期,国内政策和国际协调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一)经济增长仍缺动力

从政策看,多数国家和主要经济体都在酝酿或实施退出计划,经济增长将由政府财政刺激政策转向由企业和民间的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政府的推动作用在减弱,市场的作用在增强,而市场信心的恢复有待时日。从需求看,由于主要经济体内部需求不振,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尽管新兴经济体日益扩大的增长需求给这个世界带来亮色,但应该看到,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取代发达国家的需求。从产业看,尽管各国都在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高科技等新兴产业正在逐步兴起,但起码在这几年内,还难形成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时段看,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各国经济的潜在问题一一暴露,其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财政政策等等,都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变,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有这些,都决定了2011年的世界经济复苏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二)金融市场仍有风险

其一是货币问题。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已经给金融市场带来剧烈的震荡,汇市波动加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为支持美国经济复苏,不排除继续推行第三轮定量宽松(QE3)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问题是:美国这样不惜代价地通过发行货币来使美元贬值,促进出口,别的国家会听任美国这样的单边行动吗?如果各国都争相发行货币,竞相贬值,这个金融市场还能稳定吗?美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其二是银行问题。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仍然极端不稳定,银行和主权债务负债仍随时有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还有像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爱尔兰那样的国家承担不起巨额债务,需要靠救助度过危机。2011年发达经济体如果启动退出战略,不能排除发达经济体投资者从新兴经济体抽回资金,这又可能导致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银行出现银根紧绷和系统性风险问题。其三是游资问题。由于美元泛滥,给金融市场制造了大量资金,如果这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就有可能产生救市的后遗症,变成游资到处乱窜,投资炒作有可能把资产价格推高,到处乱窜有可能造成局部市场动荡不已。据国际金融研究所估计,2010年流入亚洲和新兴市场的资金高达2700亿美元,2011年仍将维持在这水平以上,在排山倒海的热钱催生下,将对这些地区的资产构成泡沫威胁。

(三)经贸关系仍趋紧张

面对内外部的压力,各国政府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外经济政策,许多问题的国际政策会变得难于协调。首先是失业率会使贸易保护主义大为增强。发达国家为了避免政府垮台,将极力维护国内的产业安全,保证就业将被放在首要,不搞贸易保护主义仅仅是国际场合的一个说法而已。其次是各国的国际利益博弈将大为增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退让将大大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愿望将很难得到满足。多哈回合谈判有可能处在僵局状态,只要美国经济问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恐难于解决。再次是国际治理结构的协调难度将大为增强。金融危机反映出国际治理结构的许多弊端,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等,都需要通过加大改革来继续发挥其作用。但面对着改革,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围绕着权益和利益分配的较量将大大加剧,只要发达国家不作出具体让步,这种改革将流于表面形式。

(四)外贸形势仍较严峻

由于全球复苏放缓,世界三大组织纷纷下调了2011年国际贸易增长的预期。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将减至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全球贸易将从2010年的12.5%减至7%。我国前四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贸易增长将下降0.2%至1.3%不等。发达国家进口将从2010年11.3%降至5.3%。世贸组织认为2010年的进出口增速为60年最高,2011年将会显著下降。总需求不足将在较长时间内困惑着全球经济和贸易。由于需求不振,不仅贸易保护主义会抬头,而且各种贸易风险也会增加,需要认真应对和严加把控。

三、我国外贸要认真应对挑战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从强度和深度都超出了预期,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2011年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维护和拓展我国的利益。对我国外贸发展来说,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应对环境变化恐怕比应对形势变化更复杂

从形势来看,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但在未来数年里,世界经济总体有望保持复苏,这对我国外贸发展总体是有利的。但作为第一大出口大国,在大多数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出口增长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一枝独秀”是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的“风必摧之”的!事实上,这几年来,我国几大贸易伙伴对我们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已从纺织品、轻工等低附加值产品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蔓延。发达国家对我人民币升值、与我平衡贸易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一些行业和产品的贸易过程中,管理贸易和公平贸易正在取代以前的自由贸易。在一些进入门槛上,也不断给我制造各种障碍,针对我采取贸易的保护主义更加明显。可以预见,2011年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贸易环境问题将十分严峻,必须认真对待,做好工作。

(二)消化内部压力恐怕比防范外部通胀更纠结

由于美联储还将继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大量的美元将继续涌入国际市场,国际货币供应流动性泛滥,势必引起新一轮的国际性通胀。有统计显示,在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的暴涨中,由于美元的贬值就“贡献”了其中的50%。由此不难预见,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一些刚性需求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商品,一些能对抗通胀的贵金属,未来的涨势将十分突出。通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但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国内通胀、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对内走弱、对外走强”的两难问题。如果无法消化内部成本,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卖个好价钱,势必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后劲。2011年,这对外贸企业是个严峻考验!

(三)把控各种风险恐怕比努力开拓市场更重要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最险恶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各种危机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主权债务危机引起的金融动荡还有可能再发生;美元贬值引起的货币混乱有可能再显现;高失业率引起的社会问题有可能再激化;这都将影响国际贸易的全过程,市场不稳,风险因素将大大增加。因此,在整个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开拓国际市场必须把防范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四)转变发展方式恐怕比扩大贸易规模更紧迫

后危机时代,实际上也是一次国际产业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的时代。我国外贸企业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调结构、促转型、促创新的动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外贸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由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的转变。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利润比规模更紧要。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企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培育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地位,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