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3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分析

/ 3

建交3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分析

潘志高许素文

[内容提要]中美建交30多年来袁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式前进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遥从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看袁有国际格局的变化尧两国社会的变化尧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和两国民间交流的力量这三个层次遥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袁但也不会一帆风顺遥

[关键词]中美关系国际格局社会变化

[作者简介]潘志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许素文,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上海中心信息安全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0)01-0048-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建交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呈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态势,而现在则是3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奥巴马上任不到一年即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了3次会面,并于11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总统在上任第一年即访问中国,凸显了现任美国政府对中国和中美关系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陶文钊研究员总结了现在中美关系的几个特征:[1]

1援政府更迭的平稳过渡遥美国从小布什政府过渡到奥巴马政府,中美关系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之前,美国总统上任伊始不重视中美关系,对中国人权等问题批评较多,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中美关系才能再次走上正轨。

2.中美关系继续机制化遥中美现在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多个对话渠道。在军事领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2009年10月份与美方达成了关于加强两军交流的七项共识。

3.全球性议题上升到中美关系中心遥中国虽然不赞成G2的提法,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际上的重要议题(如环保、反恐等)如果没有中美间的合作是不可能解决的。中美关系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双边关系。中美领导人之间的交流议题也不再局限于两国间的议题,而是具有全球性。

4.分歧不再干扰合作遥中美之间仍然在人权、台湾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们已不再严重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5.平衡关系正建立起来遥过去,在中美关系中,中国更有求于美国。现在不同了,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力。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美关系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远不是和谐的关系。

是什么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是什么在阻碍中美关系发展?这些因素将来会怎样发展?本文试图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二尧从三个层次看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员]

一国际层次院国际格局的变化从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中,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冷战后期(1979-1989);第二个十年是后冷战时期(1990-2000);第三个十年是后“9·11”时期(2001-2009)。

国际格局严重影响中美关系。在冷战时期和后“9·11”时期,中美关系要好于后冷战时期,因为在冷战后期中美是事实上的联盟关系,在对付苏联威胁上有共同利益。对美国而言,它需要打中国牌以遏制苏联。但是,冷战结束使一些美国人沾沾自喜,开始生活在一超独大、“历史终结”的喜悦中,[2]认为美国不再需要中国的战略支持。中美关系中的一些重大摩擦也发生在后冷战时期,其中典型的是1995、1996年李登辉访美引发的中美关系危机。“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小布什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180度的大转弯。从刚上任时对中国的度冷淡,转变为积极寻求中国的支持,包括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以及希望中国阻止塔利班分子从阿富汗逃到中国境内等等。

对中国而言,这30年的一个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不断与国际接轨,接受国际规则。这一趋势总体上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因为WTO等国际贸易规则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中国最终愿意有条件地接受这些规则,自然会受到美国的欢迎。中国加入WTO总体上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可以让中国按国际规则行事,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回顾30多年的历史,中美关系常受国际格局影响,中美双边关系还不够成熟。

考察国际格局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还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即中国的能动性。国际大格局往往不是单个国家能左右的,甚至超级大国在国际大趋势面前有时也感到无能为力。但国家(行为体)并不总是被动的,中国的作用值得注意。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果断放弃与美国的意识形态争斗,与美国接近,可以说是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主动作为的经典之笔,极大地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国在全球化方面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更不可小看。可以说,没有中国的积极加入,全球化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深入的发展。很难想像没有13亿中国人的参与,全球化还能称之为全球化。而中国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了国际格局的转型,十分有助于中美关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国家层次院两国社会的变化过去30年总体来说保守主义在美国占主导地位。从里根的保守主义到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其中尽管有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新自由主义,但整个美国社会还是以保守主义为主。奥巴马上台标志着保守主义的终结。

美国的保守主义并不影响中美经济交往,事实上共和党政府一向比民主党政府更主张自由贸易,而支持民主党的工会组织往往是阻碍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力量。中美经济关系在过去30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经济关系的发展为政治关系提升创造了条件和氛围。

中国的改革开放明显是有利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经济自由化、鼓励对外贸易使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而经济自由化带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公民自由度的增加、人权意识的觉醒,使中美政治关系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价值观基础。

总之,美国的保守主义或者自由主义并不决定性地影响中美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使自己强大,然后又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上台,自由主义再次占上风。如前所述,民主党执政本身并不意味着给中美关系带来利好消息。从“轮胎特保案”到美国商务部2009年11月24日裁决对中国油井管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等,表明了民主党更倾向贸易保护主义的传统立场,中美贸易摩擦因之可能会更多。

未来对中美关系起推动作用的还是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如果能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上进一步民主,美国无论哪个党执政,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占上风,积极发展对华关系都会是美国的惟一选择。

三个人层次院领导人的作用和民间交流的力量在这30年中,美国总统从里根到老布什、克林顿、再到小布什,很难说哪个总统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关系都不是他们的外交重点,改善中美关系更不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如前所述,美国总统很少主动做推动中美关系的工作。

反观中国,从邓小平开始,历届领导人都把中美关系当成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并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

可以说,从领导层面看,中国领导人在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出力更多些。

除了领导人,普通民众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也值得注意。首先是双方学术精英阶层的作用。美国学术界一直呈多元化的状态。在中美建交后,主张对华接触和对华遏制的学术研究一直都存在。这些多元化的思想对美国舆论起了引导作用,也使美国领导人在对华决策时做任何决定都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在中国,学术界对美国的研究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标志是复旦大学汪熙老师于1979年发表于《世界历史》上的文章,题为《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他认为:“中美关系历经曲折,有历史的创痛,也有美好的回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对中美关系的历史给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总结”。他指出不应一味地负面看待美国的对华政策。他还首次使用了“中美关系史”这样中性的词语,而不是传统的“美帝国主义侵华史”。[1]围绕他的文章展开的学术争论使中国学术界开阔了美国研究的视野,逐步纠正了过去那种极左的国际关系研究思路。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的改变引导了中国的舆论,使中国领导人在制定对美政策时遇到的极左阻力大大减少。

在这期间,双方民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现在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8万多人。这既是果,也是因。交流的加强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果,反过来也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这种民间交流被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称为两国关系的“桥梁”,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2]这种民间交往的确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在推动中美关系上可能会比其前任更积极一点,中国领导人发展与美国双边关系的一贯立场也不会改变。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来中国旅游、贸易、学术交流的美国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将会被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所感染,从而对中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同时,访问美国的中国人也会越来越多,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也会不断加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国际格局、国内政治、领导人和民间人士等多层次的影响,总体积极的因素要大于消极的因素,但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会太顺利。从中国的作用角度来说,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我们很难影响的,比如美国国内政治等,有些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国际大格局下我国的作用等。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行改革开放,多做双边民间交流工作,对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美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经济和科技依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美国的衰落未必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同样,中国放缓发展步伐也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两国互依互存的程度已是如此密切,只有增强互信,真诚合作,争取共赢,才会有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1Fukuyama,Francis.TheEndofHistoryandtheLastMan.New

York:FreePress,1992.

2Russet,BruceandHarveyStarr,WorldPolitics:TheMenufor

Choice,4thedition.NewYork:W.H.FreemanandCompany,1992.

3Viotti,PaulandMarkV.Kauppi,InternationalRelations

Theory:Realism,Pluralism,Globalism,andBeyond.Boston:Allynand

Bacon,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