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退行性腰椎疾病包括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退变不稳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常常行椎板切除减压,但减压不固定、不融合,常引起腰椎侧凸、脊柱不稳,继发出现背痛和神经系统症状。近年来,骨科医师已经认识到在减压的同时行腰椎椎体融合,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月,采用腰椎椎体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48例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在传统前路、后路及经椎孔椎融合的基础上,近年出现了改良的小切口和微创手术,其融合率不仅不低于传统的开放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本文就腰椎融合手术路径、融合材料及椎融合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椎体融合 骨移植 椎间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椎腰椎椎体融合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椎腰椎椎体融合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治疗优良率为96%,其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没有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结论经椎腰椎椎体融合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的腰椎滑脱40例,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的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孔高度术后1年、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腰椎侧方椎融合(L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治疗,但其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且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准会带来不良后果,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LLIF的专家共识。为规范LLIF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稳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制定了LLIF专家共识,以供业界参考。

  • 标签: 腰椎 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 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理念在腰椎疾病诊疗中的普及,微创腰椎融合逐渐发展为腰椎固定融合的主流式。微创腰椎融合种类繁多,本文从适应证选择、技术特点、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当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前路腰椎融合、微创经椎孔入路腰椎融合、极外侧入路腰椎融合和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等4种微创腰椎融合。为了以最小创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详细制订手术策略,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来选择融合方式,使不同式发挥出最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腰椎退行性疾病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改良经椎腰椎椎体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收治的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给予改良经椎腰椎椎体融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6.54±34.32)min,平均出血量(306.54±54.32) mL。患者经X线、CT等检查,表明滑脱责任节段复位较好, 无出现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疼痛评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经椎腰椎椎体融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此种式用时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经椎间孔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硬膜囊 神经根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微创经椎腰椎椎体融合( MIS-TLIF )与后路腰椎椎体融合( PLIF )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采用 MIS-TLIF 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 PLIF 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体健康评分和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IS-TLIF 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 标签: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重度腰椎滑脱症 生活质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腰椎终板自体骨粒移植融合治疗腰椎失稳腰椎脱位的疗效,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腰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比较。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中老年腰椎失稳腰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0.6±3.7)岁,其中21例行腰椎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终板自体骨粒移植融合(终板组),另21例行腰椎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融合器植骨融合(对照组)。术后两组比较手术时间、中失血量、中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终板间隙及腰椎前曲度,术后配支具下床时间。术后2年内固定去除时比较两组终板间隙CT平描融合面积占终板面积百分比、终板间隙高度因承压承旋下降值、腰椎前曲度下降值、移植物松动退出例数、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比较术后约3、6个月、1、及2年时内固定去除时两组X线像显示的骨痂生成速度及融合质量。结果 患者资料收集范围均分别为住院病历资料、随访资料及内固定去除时病历资料,其中内固定去除时间为术后(23.6±2.2)个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23.6±30.4)、(141.7±28.4) min,术后失血量(164.3±50.7)、(193.4±60.8) ml,中术后输血例数14例、15例(两组每例均2 U),术后引流量(350.1±72.4)、(390.3±99.1) ml,引流管拔除时间(73.0±0.6)、(74.0±1.90) h,术后终板间隙(12.6±0.2)、(11.9±1.0) mm,腰椎前曲度(16.1±1.0)°、(15.8±1.9)°,配支具下床时间(7.6±0.9)、(6.8±0.5)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约2年时两组CT平描终板间隙融合面积占终板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8.2±21.7)%、(39.8±13.7)%,移植物松动退出分别为0例、1例,终板间隙下降值分别为(1.2±0.3)、(1.8±0.6) mm,腰椎前曲度下降值分别为(1.1±0.2)°、(1.9±0.9)°,JOA腰背痛评分分别为(0.76±10.7)、(0.87±8.7)分。其融合面积、移植物松动退出例数2指标P<0.05,终板间隙及腰椎前曲度下降值、JOA腰背痛评分3指标接近但终板组优于对照组。X线像示终板组骨痂生成速度及融合质量3个月内差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开始一致,至1、2年时两组相同。结论中老年骨化的腰椎终板行自体骨粒移植融合治疗腰椎失稳腰椎脱位,与椎体融合器植骨融合比较,其融合面积大,椎体间隙稳定程度高,腰背疼痛减轻。

  • 标签: 腰椎 脱位 移植 椎体终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锥腰椎融合)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的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症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改良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腰椎融合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椎腰椎融合(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椎腰椎融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 简介:腰椎滑脱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总数的5%。后路腰椎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符合腰椎生物力学,融合率高,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中较传统的后外侧植骨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腰椎斜外侧椎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是国际热门的腰椎微创新技术,自2014年引进中国大陆,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然而,OLIF技术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争议和有待规范的问题存在,包括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入路、融合器放置位置、不加内固定的单纯OLIF技术应用(Stand-Alone OLIF )和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腰椎斜外侧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指南旨在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统一及规范上述问题,为OLIF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减少或避免不恰当、不规范的诊疗行为,从而提高OLIF手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背景:目前尚未见老年人腰椎后路椎融合疗效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比较大于70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用椎弓根钉行腰椎后路椎融合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同时评估临床和影像学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01例因L4.5退变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椎融合,术后随访至少3年。随访时间平均50个月。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年龄均≥70岁(平均74岁),共31例;第二组年龄均小于70岁(平均59岁),共70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系统(JOA)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包括融合情况及腰椎节段前凸。结果:就目前资料而言,两组的术前、术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内发生了一些全身的并发症,但是第一组内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第二组低。影像学资料显示两组的腰椎节段前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第一组中的椎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第二组(p=0.034),两组中均未发现不融合。本研究中原位融合、塌陷融合、延迟融合这些不同的融合状态似乎均不影响术后临床疗效。结论:现有资料表明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融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中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而椎塌陷、延迟融合发生率较高。融合状态似乎并不影响术后疗效。可信度:预后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描述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后路椎间融合术 临床疗效 腰椎后路 老年人 影像学资料 椎弓根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椎腰椎融合(MIS-TLIF)与后路腰椎融合(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行PLIF治疗,观察组患者行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32±0.85)分、(19.46±3.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41±0.97)分、(25.78±3.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85、8.936,均P<0.05);观察组术后1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别为(2.76±0.49)ng/L、(0.78±0.13)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8±0.81)ng/L、(1.12±0.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41、11.240,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109.53±20.37)min、(30.61±3.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22.34±30.21)min、(42.87±4.68)d,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81.12±40.86)mL、(60.08±11.6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06.65±50.38)mL、(218.41±24.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6、15.139、13.684、41.343,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χ2=19.512,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00%、4.00%、8.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10.00%、22.00%(χ2=6.186、5.674、7.686,均P<0.05)。结论与PLIF比较,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腰椎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疼痛测定 病人模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时间因素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孔椎体融合(TLIF)与经后路椎体融合(PLIF)效果展开对比。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TLIF治疗(A组,n=50)与PLIF治疗(B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较B组,A组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无差异(P<0.05)。A组仅1例感染,并发症率为2%;B组感染2例,硬膜囊破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经椎孔椎体融合治疗,相较经后路椎体融合,可缩短病程,提高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椎体植骨、侧后方植骨融合或者前后方结合的植骨融合技术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植骨融合率较低,植骨块塌陷、移位,髂骨供骨区并发症等,由于术后即刻刚度不足,往往还需要附加内固定或者长期卧床.椎体融合器技术的出现,弥补了单纯植骨块融合的不足,因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椎体间融合系统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腰椎间融合术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腰椎后路椎融合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1%(39/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3/41)。结论在腰椎后路椎融合围手术期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斜外侧腰椎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是一种经腹膜后腰大肌前缘与大血管间隙的操作窗(anterior to psoas,ATP)行腰椎融合(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的小切口微创手术。OLIF手术虽然较其他入路手术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各类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69%~81.82%。大部分并发症经过保守或对症处理可自行缓解,只有较少的并发症难以恢复,需要翻修手术治疗,甚至产生后遗症。OLIF并发症包括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血管损伤是中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需要即刻压迫或缝合止血;神经损伤可以通过避免暴力牵拉和分离组织,减少手术时间等方法降低其发生率,胸腹膜损伤发生时,应尽量中即刻缝合。一过性髋关节屈曲无力和一过性大腿/腹股沟感觉障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数月后大多可自行消失。肠梗阻由于中对腹膜牵拉导致,多为不完全性,可自行缓解。术后感染大多为浅表性,经过换药和应用抗生素可治愈。Cage下沉、椎间隙塌陷是最常见融合器或假体相关并发,可无相关临床症状,但严重者需要翻修手术治疗。假关节形成发生率较低,少数伴临床症状者需要翻修手术治疗。对于OLIF并发症的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所以将来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完善我们对OLIF并发症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微创经椎腰椎融合(MIS-TLIF)进行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治疗实践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的74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病患,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治疗后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病患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治疗效果上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统计对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椎腰椎融合在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病症时,在治疗效果等情况均要显著优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助于腰椎功能的有效恢复,在医学临床治疗上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腰椎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