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台湾的"电影"运动,对台湾经验、自我身份、人格密码的优质和破损以及盲区文化"基因"进行文化破译。在表演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博弈的"潜表演"现象,其性格和气质更无法逃脱时代的整体性格和气质。首先体现为儒雅的表演生命状态,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的"基因"。其次是具有古典主义的美学倾向,具体包括质朴、内向、追求深度、讲求逻辑,塑造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质感。最后,表演的煽情化,作为一种传统性的艺术风格,也有着沿袭和扩宽的发展形态。

  • 标签: 台湾“新电影” 电影表演 儒雅气质 古典主义 煽情化
  • 简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台湾电影最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侧重于小人物情绪感受的抒发而不强调情节的戏剧化,使电影呈现出散文化特征,对小人物的精神困境予以关爱的人文精神和将小人物与大时代相结合的历史视野,又使台湾电影具有了诗意情怀和史诗风格,这些便是台湾电影“底层叙述”最为突出的特征。

  • 标签: 台湾新电影 底层叙述 散文化 人文精神 历史视野
  • 简介:引言银海三朵花,香异本一家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电影,他们是同一电影文化母体的三支分流。虽然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他们经历了互不同步的分流发展过程,在电影价值观念及审美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同一渊源的血缘关系,由于...

  • 标签: 新电影 反叛传统 《恋恋风尘》 台湾人 台湾电影 侯孝贤
  • 简介:一、引言随着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作为它的一个重要支流——台湾电影所取得的成就受到瞩目。台湾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大陆及香港电影一样,都是同一电影文化母体下的分流。虽然与后两者相比它起步较晚,1925年才开始有自己的电影创作,但特定的历史条件却又使它形成了自己特定

  • 标签: 台湾电影 电影声音 电影录音 电影创作 电影作品 电影发展
  • 简介:台湾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大陆的中国电影研究中一直是个空白;如今,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民族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于是,认真研究台湾电影也就成了我们电影工作者的当然课题。台湾电影萌芽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如1925年,“台湾电影研究学会”就曾拍摄了长故事片《谁之过》,但由于此时台湾正处在“日据时代”,多数影片均为日本人的作品,真正由台胞制作的影片,数量寥寥,且带有殖民地文化的印记。五十年代是台湾电影中“国语片”缓慢发展的时期。制片业以公营为主,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成了台湾电影的重要制作基地。影片的种类也较多,如军教片(第

  • 标签: 台湾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工作者 电影研究 军教片 金马奖
  • 简介: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朝向乡村靠拢。台湾的都市发展也不再像“亚洲四小龙”时期那样充满生机,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促使人们往城市移动、生存。在台湾“后电影”剧情中受挫、离开城市的主角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面对着城市扩张的状态,不得不以“失败者”的面目重返故乡,进而试图探寻重新认识故乡和都市的方式。在空间和叙事的表现上,“后电影”逐步地尝试重构城乡关系,以及劳动者、居民与地方空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层次上正视迫使电影中主角离开城市返回家乡的原因以及主角返乡后的后续发展,同时对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地方空间所兹含的目标及意义进行自我阐释。

  • 标签: 台湾“后新电影” 劳动空间 城乡空间 认同空间
  • 简介:台湾新生代电影导演,指20世纪1987年至2000年,台湾中国电影公司和民间公司出于商业及电影制作后续的考虑,先后任用年轻导演执导新片,形成一个比1982年第一波电影导演人数更多、延续时间更久的台湾新生代电影群体。在台湾而言,尽管没有明显对90年代涌现的新生代导演作断代区隔,然而,在媒体,已经有所谓“新新电影”、“新新浪潮”报道。在此,对台湾电影新生代,做一回顾和探讨。

  • 标签: 台湾省 新生代电影导演 电影艺术教育 艺术美学 艺术风格 叙事方式
  • 简介:解严初期是台湾电影的转型期,也是台湾电影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一些影片以民间的立场和在野的视角,修复或改写了曾被执政当局阉割或扭曲的本土历史。另一些影片则表现了无父的青少年及其迷惘的生活,呈现了混乱杂沓的现实景观,折射了当时台湾民众纷乱的心态。这一时期,台湾电影中的大陆形象已基本上从负面转为中性乃至正面形象,而两岸合拍片虽一波三折,但为两岸电影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拓展了市场。

  • 标签: 台湾电影 本土历史 两岸合拍片
  • 简介:前不久,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资料馆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了一次台湾影片(录像资料)观摩研讨活动。九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先后邀请有关电影艺术家、理论家、评论工作者举行了两次研讨座谈,座谈会由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评论学会秘书长钱国民主持。现将部分发言整理如下:

  • 标签: 电影艺术 台湾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资料馆 玉卿嫂 艺术研究所
  • 简介:初探台湾电影导演结构及其电影美学特征(上)陈飞宝台湾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台湾电影作为文化载体,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血脉相承关系,是中国传统电影的延续,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又有自己的特点和命题。作为综合声画的台湾电影艺术,它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标签: 美学特征 电影导演 台湾电影 好莱坞电影 武侠电影 武侠片
  • 简介:<正>在当代台湾电影史上论导演,毫无疑问,李行是一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从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他执导影片50多部,其中19部在各种电影奖中获奖,相当数量的影片被评选为台湾当年度的最佳十大影片之一或送选参加国际影展。仅就台湾电影金马奖而言,从第3届至第18届,几乎届届都有他获奖的作品,特别是《养鸭人家》、《路》、《秋决》、《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分别赢得了第3、6、10、12、15、16、17届最佳剧情片奖。他本人也因成功地导演了

  • 标签: 台湾电影 影片 导演 金马奖 电影艺术 剧情
  • 简介:近几年的台湾电影作品出现许多说闽南语的人物角色.闽南语是台湾电影中关于本土的重要意象,也是构建本土形象和本土意识的重要符号,闽南语热潮实质上是一股本土风潮,这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由地缘关系和本土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电影作为世俗神话的功能被充分发挥,社会神话与个人神话的结合构筑出温馨美好的本土形象,使人们在电影院里通过“想象性结局”获得抚慰和释放.

  • 标签: 台湾电影 闽南语 本土 认同
  • 简介:杨德昌导演是台湾电影时期的中坚分子,他坚持电影时期的写实主义和人文关怀,作品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残酷,本文通过分析杨德昌电影中客观、冷峻、克制的镜头语言运用和真实、清醒、悲观的现代主题的表达,探讨杨德昌电影台湾电影之间的关系与异同。

  • 标签: 台湾新电影 杨德昌 镜头语言 现代主题
  • 简介:台湾民间信仰繁杂多样,举凡佛教、道教、先贤、圣哲、祖先、自然万物以及瘟神等各类神祗,甚至路边无名的遗骨、海边漂来的木头,都能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时至今日,台湾依然“村村有庙”、

  • 标签: 台湾民间信仰 电影 佛教 道教 神祗 万物
  • 简介:孙慰川教授(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台港电影研究,已经出版了两部专著《当代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和《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并在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还参写了《电影文化诗学》等学术著作。近年来先后主持了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 标签: 台湾电影 当代 中国电影出版社 CSSCI来源期刊 中国广播电视 社会科学基金
  • 简介:出发点阿多尔诺(1998)那著名的"问题:德国是什么?"我12岁的时候第一次遇到。我就读的学校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做一个德国人你骄傲吗?"除开这个差事本身让人觉得有点儿怪怪的,这个开放的问题难就难在,尽管没有明言,我们受到的预期是写写身为德国人我们为什么不感到自豪——毫无疑问,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

  • 标签: 德国人 导读 电影 阿多尔诺
  • 简介:台湾电影中的"外籍劳工"形象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开始变得丰富立体,这些角色走入观众视线,彰显出台湾社会内部的"外籍移动工人"问题。电影企图将社会问题巧妙转换为某种故事,甚至成为探讨社会消费的对象。本文以近年来台湾电影中出现的"外籍劳工"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移动工人问题。

  • 标签: 台湾电影 外籍劳工 外籍新娘
  • 简介:2004年,2月16日--3月1日,我院应台湾世新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和电影团体的邀请,组成了以张会军院长为首,学院各主要教学管理部门、对台工作部门、各个系和二级分院的主任、院长以及博士生导师、著名电影人等22人为成员,阵容强大的赴台、港电影教育考察代表团,途经香港踏上了台湾,先后访问了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台湾电影资料馆、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湾岭东技术学院、台北影业公司、宏广股份有限公司(动画制作)、YAOX5D公司(动画、立体动画制作)、台南艺术学院;回程中又访问了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会晤了两地若干所重要影视高校、影视动画制作公司、数字技术公司等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400多人次.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 台湾省 香港 访问活动 教学研讨会 电影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