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呼吸训练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58例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常规呼吸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将施行单向活瓣通气呼吸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中实验组较低(P<0.05)。FSAS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气切套管拔管率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呼吸训练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疲劳状态,可促进其气切套管拔管。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 肺功能 FSAS评分 气切套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膈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6 d,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吸气末膈厚度(IDT)、呼气末膈厚度(EDT)、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移动度,并计算膈增厚分数(DTF),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同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膈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健侧膈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EDT、DTF、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偏瘫侧及健侧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DTF、深呼吸时膈移动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容易并发膈功能障碍,并以偏瘫侧膈功能受累为主;持续3周的呼吸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IDT、DTF及深呼吸时膈移动度,有助于提高患者膈收缩能力及肺功能,降低卒中患者膈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电刺激 膈肌厚度 膈肌移动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训练联合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训练和膈训练,吸气训练和膈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吸气力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erg平衡量表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呼吸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呼吸力、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吸气力指数、Fugl-Meyer评分和Berg平衡评分分别为61.80%、75.00分和38.00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吸气力指数与FMA评分(r=0.649, P<0.001),Berg平衡评分与FMA评分(r=0.607, P<0.001),吸气力指数与Berg平衡评分(r=0.475,P<0.005),3者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吸气训练联合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吸气力水平,同时还可促进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呼吸肌 运动 平衡功能 相关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16年8月开展肺康复治疗以来收治的慢肺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吸入药物指导治疗,治疗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干预,经治疗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及FEV1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慢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吸肌 肺康复 呼吸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肺并呼吸疲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肺并呼吸疲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功能、住院时间及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0.3)d,平均通气时间为(7.5±0.3)d,呼吸衰竭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0.2)d,平均通气时间为(11.2±0.7)d,呼吸衰竭8例,死亡3例。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肺并呼吸疲劳,疗效明显优于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 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 效果
  • 简介:功能性训练体系中,动作模式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本质目的。以界定动作模式的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对影响动作模式训练训练器材、训练面的不稳定度、开链、闭链以及振动训练等进行客观论述,提出整体力量均衡应作为训练专项化的重要原则。

  • 标签: 抗阻训练 不稳定面训练 振动训练 开链 闭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渐进吸气训练联合结局反思型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及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渐进吸气训练联合结局反思型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良BS量表评分)、训练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改良BS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改良BS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训练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渐进吸气训练联合结局反思型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升训练依从性及满意度。

  • 标签: 脊髓损伤 结局反思型教育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抽签法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有氧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评分情况、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得以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运动耐力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及运动耐力得到提升,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有氧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肺合并呼吸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慢肺合并呼吸疲劳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临床死亡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氧饱和度、氧分压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应用于慢肺合并呼吸疲劳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慢阻肺 呼吸肌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训练对慢肺患者心理弹性及膈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慢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舒适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弹性与膈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和膈功能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训练为慢肺患者的应用,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膈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舒适护理 呼吸肌训练 慢阻肺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在下颈髓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78例下颈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的复合序贯排痰技术进行呼吸系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进行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比较两组排痰量、肺功能改善程度(FVC、FEV1、PEF、MEP)及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4周训练后,观察组术后第5天排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PEF、MEP 4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能促进下颈髓损伤术后早期痰液的排出,改善肺功能指标,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康复护理 颈髓损伤 呼吸抗阻训练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并发症 肺功能 复合序贯排痰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出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肩训练方法,以期减轻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肩疼痛。方法选取年龄在30~38岁且间断肩颈疼痛期约为1周至1个月不等的80名空军歼击机飞行员,进行颈肩部训练与放松按摩治疗。结果训练方案在缓解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疼痛、改善体征方面都有较好的干预效果。结论颈肩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目标群力量。

  • 标签: 空军歼击机飞行员 颈肩肌群 抗阻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结局反思型教育联合渐进吸气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结局反思型教育联合渐进吸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FVC、MV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予以结局反思型教育联合渐进吸气训练,能显著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结局反思型教育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 呼吸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力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及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每周治疗6 d,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2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2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疲劳程度进行评定,并对比治疗期间2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TI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除MBI评分外观察组其余各项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SAP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3周的呼吸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呼吸力及吸气耐力,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咳嗽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并缓解其疲劳程度。

  • 标签: 脑卒中 呼吸肌训练 电刺激 肺功能 呼吸肌肌力
  • 作者: 陈亚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结合腹肌训练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在安徽省胸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慢肺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等比分为两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唇-腹式呼吸训练,21例研究组患者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腹肌训练,对比观察两组训练8周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训练8周后,研究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O2、FEV1及FEV1/预计值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结合腹肌训练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腹肌抗阻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训练对改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脊柱手术后行康复锻炼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呼吸抗阻训练 脊柱手术 术后体位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