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古今歌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敕撰歌集。细腻优美的歌风,作为歌论典范的序文及其敕撰性对后世歌创作、歌论发展敕撰集编纂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川端康成诺贝尔奖演说所引道元吟咏四季的歌为切入点,着眼于《古今歌集》中数量较少、研究相对较少的夏季歌中占据大部分的杜鹃歌,尝试分析了杜鹃作为夏季象征的意象以及古今歌集时代的歌人对杜鹃的审美。

  • 标签: 古今和歌集 夏季 和歌 杜鹃 意象
  • 简介:日本·古今歌集卷第十三残卷(卷子本)12世纪花笺本纵22.5cm横(全长)294.2cm日本文化厅藏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写本,世称《卷子本古今歌集》之一部分。一般认为,原为调度手本,节写加上“假名序”之《古今歌集》二十一卷。纸张为精美花纹纸。

  • 标签: 《古今和歌集》 日本 残卷 12世纪 平安时代 文化厅
  • 简介:“の”仅次于“は”是脸谱复杂的格助词,它的紧缩伸展的修饰功能已使散文语层峦迭嶂,语义变幻莫测。而在诗家语里“の”既能屈又能伸的特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修辞功用,它的变异修辞使诗歌的意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突出。

  • 标签: 日语 格助词“の” 修辞功能 《古今和歌集》 语义 名词
  • 简介:《万叶集》、《古今歌集《新古今歌集》在日本歌史上被称为"三大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讨论歌史时不可或缺的作品。本文试从"三大集"的特点出发,从歌的起源谈起,以已有的对三大集的特点的探讨为基础,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三者之间是如何继承与演变的。

  • 标签: 和歌 继承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刮胡子的小山羊小山羊胡不刮你昨不学我爸爸每隔一两天对着镜子把胡刮无论爸爸咋亲我我都不躲也不怕

  • 标签: 儿歌 动物 山羊 胡子
  • 简介:程谱大螳螂,带镰刀,不割草。镰刀一挥捉害虫,保护庄稼长得好。

  • 标签: 儿歌 动物 镰刀 螳螂
  • 简介:意象,作为一美学范畴,不少中外诗论家、诗人们多已论及.前人对于'意象'的论述已不仅限于美学范畴,而是拓展到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文化学等领域去探讨其内涵.本文试从纵与横较为宏观的视野疏理'意象'内涵的中西差异古今流变,并由始至终贯穿比较的方法,使'意象'的内涵在中外古今的比较中更明晰的凸现出来.

  • 标签: 意象 中西差异 古今流变
  • 简介:外爷是一个皮匠。还很小的时候,就记得外爷不是在院子里用一个简陋的工具合皮绳,就是坐在窗前,就着透窗而入的阳光给人缝制皮衣。外爷住的屋子里总是有一股硝皮子的味道,有些呛鼻,但是待久一些就会适应的。从外爷的屋子里出来,别的娃娃玩耍时,他们就会皱鼻子,好像从你身上闻到一种怪味似的,其实就是皮匠味。要是捉迷藏,你藏得再好,别人循着这股味道,一路也可以把你找到的。感到黑暗中那找你的娃娃不停地吸着鼻子,然后就伸出手来,把藏在暗中的你抓个正着。你去抓别人也不行,你在暗中摸索进来,人家可以根据你身上的味道悄悄地变化藏匿的地点。所以我小舅舅我们几个,玩捉迷藏的游戏总是吃亏的。

  • 标签: 捉迷藏 味道 鼻子 玩耍 游戏
  • 简介:本文以《说文同文》《字通》为主要语料,从表述用语出发,探讨黄侃先生“古今字”“后出字”的观念及其异同,指出黄侃的“古今字”属于“用字”派,跟汉唐学者的认识-致;而黄侃的“后出字”则着眼于字词的产生时代渊源关系,既不等于“古今字”,也不等于“分别文”.这些概念并非矛盾,所以同-字组根据需要可以同时用这些术语来指称说明.

  • 标签: 黄侃 古今字 后出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去,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 标签: 《古今历史》 中学生 阅读 语文学习
  • 简介:~~

  • 标签: 篆刻
  • 简介:<正>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已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 标签: 文字 笔中断 林则徐 写文章 词风格 袁崇焕
  • 简介: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好友41人在兰亭进行修禊活动后,还举行了“曲水流觞”雅集。是日,王羲之微醉,挥毫作序,兴乐而书,不太经意间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神话”。兰亭由此成为我国的书法圣地,成为文人墨客觞咏游览、述怀遣兴之地。兰亭,首见于《越绝书》:“兰亭在山阴,越王种兰地。”历史上的兰亭,数址,确迹难觅。《水经注》记载:“太宁王鶶亭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极高尽眺矣。”宋至道二年(996年)二月高班内品裴愈到越州,曾见王羲之兰亭曲书堂旧基等处。估计为唐代旧迹,非真正之之兰亭旧址。明嘉靖戊申十年(1673年知府沈启移兰亭曲水于天章寺前,清康熙年(1673年)绍兴知府许宏勋主持重建兰十四年(1695年)又奉敕重建,并御书《兰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三十七年(1698年)复御书“兰亭”二字悬之。其前疏为曲水,后为右军祠,密室加廊,清流碧沼,入门架以小桥,翠竹千杆,环绕左右。可知今兰亭为康熙年间在明嘉靖兰亭旧址重建。遭1956年、1962年台风洪水多次冲刷,兰亭除流觞亭、右军祠外,几乎面目全非。1979年到1982年,政府拨款对兰亭全面整修,1988年在石壁山下天章寺...

  • 标签: 古今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