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作者: 张丹
  • 学科: 生物学 > 动物学
  • 创建时间:2022-06-14
  • 出处:《今日农业》2022年 第1期
  • 机构: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人民政府,贵州铜仁554300
  • 简介:本文重点分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但是由于目前所需要的数据不健全、采用的技术手段相对比较落后、专业人才也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要对动物防疫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对动物防疫工作条件进行完善,以此来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 标签: 基层畜牧;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防疫工作
  • 简介:在15例氯胺酮麻醉的Wistar大鼠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技术测定了躯体的运动皮层代表区。电刺激为350Hz的阴极串脉冲,电流最大值阻为80μA。结果表明大多数皮层点诱发对侧肌肉反应。虽然代表区的大小有很大个体差异。分区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但在分区内部未见分域排列。部分大鼠存在前部前肢区,但无一例发现前部后肢区。比较文献结果提示Wistar大鼠的运动皮层的分化程度比Long-Evans黑顶鼠低。

  • 标签: 大鼠 运动皮层 微刺激 神经元
  • 简介:本文对棉顶狨猴,普通狨猴和鞍背狨猴在实验室笼养条件下,进行了近8年狨猴的发病类型及致死原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狨猴死亡的常见疾病是:肺炎,痢疾,消耗性综合症,产后大出血等。并根据狨猴的疾病摸索了一套有救的防治方案,连对于狨猴的饲养与繁殖,保证科学实验用健康的健康的狨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狨猴 死因 痢疾 消耗性综合症 肺炎
  • 简介: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从SIV感染的猴艾滋病(SAIDS)模型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DNA中扩增出767bp的SIV核心蛋白P27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EcoRI及SalI双酶切后,克隆入相同酶切的表达质粒pBV^220中,获得含SI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BVSG.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Ba经筛选,增殖及42℃温度诱导,SDS—PAGE表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占菌体总蛋白14.5%,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能被SIVP27单克隆抗体及SAIDS模型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识别。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蛋白基因 大肠杆菌 表达
  • 简介:Fische:344大鼠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肿癌研究与慢性毒性试验,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我们对F344/K—Smu—D大鼠的生长发育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系大鼠体型较SD大鼠与Wistar大鼠小。除睾丸,垂体、肾上腺,乳腺外的大部分器官与组织的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将F344/K—Smu—D大鼠种群与F344/DuCrj种群比较,在体重、耗食量,血液学与生化学等方面的若干特性差异较大,肿瘤发生率与死亡差别不大。

  • 标签: 大鼠 生长 发育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本文按国际上远交群小鼠遗传监测和控制的要求,对Sibp:KM小鼠进行育种繁殖,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的研究。统计分析该小鼠繁殖性能。绘制了生长曲线,测定24个生化标志基因位点,其中14个位点是多态型,平均杂合率为0.209。该小鼠下颌骨形态分析的部分判别函数值(占44%)超过均值±2SD。呈弥散分布,谈小鼠H-2组织相容合体,具有10种I类私有抗原,17种表现型,此外还测定该小鼠形态数据,部分血液学数据和整体分析,为Sibp:KM小鼠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 标签: Sibp:KM小鼠 生长 繁殖 生物学特性 遗传背景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近年来对COP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COPD的研究进展仍然十分缓慢,其主要原因是COPD病因太多,发病机制复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有关COPD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一次总结,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给予客观的评价.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物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嗜肺巴氏杆菌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的传染性.方法取源于野鼠、实验大鼠和小鼠的嗜肺巴氏杆菌3株,对30只受试大鼠和小鼠进行交叉人工感染,并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取咽拭子分离培养,对感染前后菌株,应用RAPD-PCR、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基因型、蛋白和抗原成份比较,以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结果受试实验动物对3株嗜肺巴氏杆菌均易感,被接种的动物能稳定携带嗜肺巴氏杆菌直到试验结束,重新分离的嗜肺巴氏杆菌在生物学特性、蛋白成份、抗原性和基因型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同一株嗜肺巴氏杆菌能在实验大鼠和小鼠中相互传染.

  • 标签: 巴斯德菌属 大鼠 小鼠 感染 嗜肺巴氏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olic,p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esssyndrome,ARDS)大鼠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用百草枯(Paraquat,PQ)一次性灌胃,剂量250mg/kg,治疗组分别于染毒6、24、48h各给予PC治疗剂量500mg/kg,染毒组与治疗组分别于24、48、72h,取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液(BALF),测试其血浆和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各组取肺病理组织做病理组织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GSH-P\-X、SOD活力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含量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染毒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和GSH-P\-X活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ARDS组肺泡壁充血,炎症细胞浸润,Ⅰ型与Ⅱ型细胞破坏,肺泡内有炎症渗出物,对照组肺泡壁完好,肺泡内没有炎症渗出物,没有炎症细胞浸润;给予PC治疗后,肺泡壁充血、出血减轻,炎症渗出物减少;结论PC对ARDS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花青素 治疗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评价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和脂多糖(LPs)作为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OMP、LPS和全菌(WC)作为Westernblot和ELISA的诊断抗原检测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嗜肺巴氏杆菌小鼠相应的IgG抗体滴度,同时测定3种抗原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的交叉反应.结果与嗜肺巴氏杆菌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小鼠血清的ELISA反应中,不同时期,LPS作为诊断抗原时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WC次之,OMP最低.自然感染小鼠群中,出生4周LPS抗体阳性率即可达80%,而同期的WC和OMP仅为25%和20%,故LPS敏感性最高.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免疫血清和阴性种鼠血清的ELISA反应中,WC抗原表现出较高的吸光度(A)值,经Westernblot证实,其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LPS抗原特异性最强,OMP抗原次之.结论混合多株具有型或种特异性的OMP或LPS作为ELISA的诊断抗原,无论从特异性和敏感性上均高于全菌抗原.

  • 标签: 巴斯德氏菌属 蛋白质类 脂多糖类 血清学诊断
  • 简介:目的测定6~8月龄Beagle犬正常生理、生化等数据,为药理、毒理试验提供对照参考.方法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激素水平、血压、呼吸、心电图、骨髓象、脏器系数等指标均按现临床检测方法进行.结果48头6~8月龄Beagle犬(雌雄各半)的正常生理、生化参数,血清激素水平,骨髓象及主要脏器的系数均取得平均值及标准差范围.结论6~8月龄正常Beaele犬生理、生化等参数的个体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新药Beagle犬长毒试验中各项测试的正常值参考.

  • 标签: 生理学 血液生物化学 骨髓 临床检测
  • 简介:目的探索小鼠基因组39个微卫星的PCR条件,评价微卫星在小鼠遗传检测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梯度法探索39个微卫星的PCR条件;选择本中心不同来源及引种时间的C57BL/6、BALB/c、DBA/2J、CBA/N、FVB/NJ、ICR共6个品系(8个组)小鼠,每组采用10只个体的鼠尾,提取DNA并混合成DNA池,用39个微卫星扩增后电泳观察、比较种系纯度.结果小鼠微卫星的PCR条件差异较大,Mg2+浓度多数在1.5mmol/L左右,退火温度多数在59℃左右.在6个品系小鼠的39个微卫星位点中,C57BL/6、BALB/c、DBA/2J都是纯合的;其余品系有1~3个杂合位点.BALB/c在D5Mitl68、D8Mit320、D13Mit262三个位点,DBA/2J在D14Mit205位点与数据库记录有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小鼠39个微卫星提供了候选的PCR条件,并对6个品系小鼠的微卫星概貌及微卫星的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小鼠 微卫星 检测 PCR条件
  • 简介:东方田鼠(MicrotisfortisBuechner)作为一种野生鼠,具有天然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特性,本文就东方田鼠的精子体外培养、冷冻、复苏做了初步的研究.

  • 标签: 东方田鼠 精子 体外培养 冷冻复苏
  • 简介:目的对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存在与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摸清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根据已发表的PERV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引物,分别用于检测PERV核心蛋白基因(gag)、多聚酶基因(pol)及囊膜基因(env)的存在与表达;同时,根据目前通用的env基因分型方法合成了三对用于分型检测的引物env-A、env-B、env-C.应用PCR、RT-PCR扩增的方法,对来自于中国实验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和RNA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在6个被检DNA样品中均检出了PERV特异性DNA的存在;同样,在被检RNA样品中均有PERV特异性RNA的表达,且所表达的PERV均为A型和B型,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C型PERV的表达.结论初步表明中国实验小型猪中存在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序列,且能以mRNA的形式表达,这一结果为我国特有小型猪的开发、利用及其病毒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中国实验小型猪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滞后是制约AD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的瓶颈之一.恒河猴在AD的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恒河猴自发和诱发的AD模型都能较全面地复制AD的各种病变,尽管造模方法还有待改进和优化,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现就恒河猴动物模型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恒河猴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灵光注射液(复方樟柳碱)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心脏和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设为假休克组(8只)、模型组(16只)、灵光注射液低剂量组(16只)和高剂量组(16只),除假休克组外,大鼠均经历4kPa,70min的失血性休克,在休克复苏后6h和12h各组分别处死半数动物,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心脏和肝脏做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结论灵光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和肝脏功能和形态损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和保护生物膜作用有关.

  • 标签: 樟柳碱 大鼠 休克 出血性 心脏 肝脏 灵光注射液
  • 简介:目的研究链脲菌素(STZ)对恒河猴摄食、饮水、排尿、体重、血糖及尿糖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积累资料.方法通过静脉给7只恒河猴注射不同剂量的STZ.结果使用不同剂量STZ后,7只恒河猴均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出现与人糖尿病相类似的"三多一少"症状,同时对糖尿病猴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可使其症状减轻.尤其是中、高剂量组的动物症状较为明显,而低剂量组体重有一个短时间的增加后又迅速下降.实验组中血糖和尿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中、高2个剂量组的动物变化较大.结论采用中、高剂量组的STZ可诱导类似人类糖尿病的急性动物模型,而使用胰岛素治疗或低剂量STZ可使该动物模型疾病病程延长,有利于进行其并发症的研究.

  • 标签: 恒河猴 链脲菌素 数据 生理学 糖尿病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链脲菌素(STZ)处理新生期大鼠后诱发成年发病糖尿病的量效关系及其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STZ分别以20、40、60及100mg/kg,ip,给予Wistar新生期大鼠,于注射STZ后第3天、第7天、第17天、第42天观察体重、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100mg/kg剂量组可于第42天形成慢性糖尿病模型,血糖值(16.8±4.6)mmol/Lvs(5.8±1.6)mmol/L,P<0.001;血浆胰岛素水平(5.2±1.2)mIU/Lvs(8.4±1.6)mIU/L,P<0.01),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呈现升高、受抑制再恢复的变化过程.其他各剂量组,特别是40mg/kg虽无明显高血糖形成,但可使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结论STZ(100mg/kg,ip)处理新生期大鼠诱发糖尿病的最适剂量为100mg/kg,诱发时间为42d.诱发过程中伴有胸腺增殖活性的变化.

  • 标签: 链脲菌素 大鼠 糖尿病 实验性 胸腺 淋巴细胞增多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大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PCR法.方法根据已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nuc基因片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抽提的DNA进行扩增.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PCR产物出现668bp的特异性DNA扩增片段,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出现扩增片段,证实了合成的引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将抽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进行系列稀释,测定此PCR体系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体系能检出3pg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且从抽提DNA到PCR扩增及电泳结束仅需4h.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扩增耐热核酸酶nuc基因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具有快速、可靠、敏感和特异的特点,可用于临床样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的检测,适合应用于实验大小鼠的监测.

  • 标签: 大鼠 小鼠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聚合酶链反应 j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BALB/c突变无毛小鼠的皮肤和被毛结构的突变是否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此研究其免疫功能.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ELISA方法.对特异性免疫指标CD4+、CD3+、CD8+、CD19+、IgG进行检测.结果各项指标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毛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表型的指标.各组之间方差分析结果:CD8+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IgG抗体的吸光度的结果,三种表型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该小鼠的皮肤和被毛突变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小鼠 近交HRs 细胞 抗体生成 流式细胞仪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