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采制夏茶。夏茶采制期间光照强,气温高,茶芽生长迅速,容易老化,宜早采、嫩采、分级采、适时勤采,采净对夹叶。鲜叶贮放应尽量减少发热和避免阳光照射。制茶时应重视采用减轻夏茶苦涩味和增加鲜爽度的各项技术措施,提高夏茶品质。
简介:南瓜茶:①南瓜200g、莲藕100g、冰糖25g,加水500mL,煮沸3min,投入绿茶1g,分两次服,每天1剂。可清热解毒、利肺散结,用治肺结核。②南瓜蒂3枚切片,水煎代茶饮。从怀孕后半个月开始服用,每月1次,连服5个月。用于防治习惯性流产。
简介:出席2000年中国肥胖问题研讨会的中外专家称,21世纪肥胖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简介:护眉茶:隔夜茶适量、蜂蜜少许。用法:隔夜茶中加入少许蜂蜜调匀,清洗眉面。长期使用,可使眉毛浓密光泽。
简介:绿茶属非发酵茶,是将鲜叶经高温杀青(炒或蒸)、揉捻(或不揉捻)、干燥(炒、烘或晒)等工序加工而成。由于是高温短时杀青,未经发酵,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及翠绿色,使其具有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等特点。绿茶在各类茶叶中其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且氨基酸中的茶氨酸含量丰富,约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
简介:
简介:我与潘燕九先生神交久矣。《农业考古》1998年第四期登载了寇丹《武夷仙茶道掌门人潘燕九先生访谈录》以及潘先生的《纪茶之吟》、《武夷真君仙茶道秘笈》,从中了解到潘先生1988年就开始在大陆推广仙茶道,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传道者。于是,我对潘先生倡导的仙茶道产生浓厚兴趣,由衷敬佩这位积极传播茶文化的长者。
简介:“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竹枝词本是唐代巴蜀渝地区的民间歌词。作为民歌中的一种,竹枝词极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而且在表演时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多种形式。竹枝词在经过唐代文学家顾况、张藉和刘禹锡等人仿制后,亦成为当时文人常用、喜用、习用的一种通俗文学形式。
简介: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购买色香味形俱佳的优质茶——高山茶成为人们茶叶消费的重要选择。那么,如何来区分高山茶与平地茶呢?
简介:“西子丽人茶”产自西施故里——诸暨市南的东白山麓和西部山区的龙门山脉一带。境内东白山主峰太白尖及龙门山主峰三界尖均高于千米,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呈现“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高山奇观。茶树长期生长于漫射光之下,饱经雨露滋润,无环境污染,土壤肥沃,芽叶肥壮柔嫩,内含物质丰富。
简介:健神茶产于广东省梅州市健神茶厂。20世纪90年代,梅州市健神茶厂组织中医药和茶叶专家,根据“药食同源”原理和按照国家规定允许加入食品的中草药范围,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独特工艺,经精心筛选配制和反复验证而研制成功的一种“含药不是药,是茶胜于茶”的风格独特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新饮品——健神茶。
简介:古代人认为:“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女子吃了茶,就是男方家的媳妇了。因此,在男女婚姻中,茶是一种“吉祥”物,是男女“认一从终”的信物。在几千年婚姻与茶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婚俗茶文化。湖南祁东一带,这种婚俗茶礼如今仍在延续着。
简介:“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哥哥呀,上畈下畈紧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动人的歌声伴着优美的旋律,在泰顺的山坳里回荡。46年来,这首由周大风先生作词作曲、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采茶舞曲》,不仅让浙江乃至全国人民耳熟能详,还在全世界发行了100余种唱片、磁带、CD等,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
简介:对于巴达野生型“古茶树王”,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许多书刊以及电视上,我曾多次看到过它的身影,记住了有关它的一组数据:主干直径1.03米,距地面1米左右有紧密并生的一级分枝四枝,直径在25~40厘米之间,树高14.7米,树冠直径8米,树龄达1700年。陌生的是,虽然我到勐海工作已有多年了,却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访巴达茶树王。千里之外的无数专家、学者都不辞辛劳来到了巴达山,而我这个当地的茶叶工作者,却一直没能逾越勐海到巴达短短70多公里的距离。这成了我心中的一大遗憾。
简介:《清异录》是陶谷于五代宋际所撰。苏廙约为晚唐五代或五代宋初人,不仅是候汤大家,更是点茶大家。《十六汤品》约作于唐末五代,至迟也应作于宋初。《十六汤品》是点茶道的代表之作,在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茶叶生产农事历及其主要技术措施(二)
瓜豆入茶也是药
茶是减肥美容的明智选择
漫话饮食健康(四)
绿茶——健康时尚的饮品
易茶茶艺
竟陵西湖悟台湾潘燕九先生
笑话二则
茶事漫吟(四首)
徽州茶乡竹枝词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区别
诸暨“西子丽人”茶
漫话健神茶
喜观唐诗祝先生茶文化书画赋感
祁东的婚俗茶文化
荡舟品茶图/茶
周大风重游《采茶舞曲》原创地泰顺
茶产业与旅游结合的有益尝试——山洋坪茶场开辟茶园观光游
拜访巴达茶树王
苏廙《十六汤品》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