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多种超声成像形式联合计分法评估乳腺BI-RADS 4/5类结节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集的614个乳腺BI-RADS 4/5类结节病例,应用计分法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 flow imaging,CDFI)、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以及联合应用等多种超声成像形式联合诊断共分成5组,各以良性记0分,可疑记1分,恶性记2分,联合诊断将各单独成像诊断模式计分相加,以≥5分评估为恶性,≤3分评估为良性,4分评估为可疑;分别计算CDFI、VTI、VTQ、CEUS、联合诊断等多种超声成像形式联合计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1、CDFI、VTI、VTQ、CEUS及联合诊断计分法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FI、VTI、VTQ、CEUS及联合计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分别为71.1%、66.9%、83.5%、85.1%、94.2%;特异性分别为52.3%、41.4%、87.6%、87.1%、95.7%;准确性分别为73.4%、51.1%、86.3%、87.6%、93.8%;3、绘制CDFI、VTI、VTQ、CEUS及联合诊断共5组多种超声成像模式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596、0.889、0.907、0.920,并ROC曲线两两对比,其中CDFI与VTQ、CDFI与CEUS、VTQ与CEUS、CEUS与联合比较(z=0.737、1.226、0.669、0.703,p=0.4611、0.2204、0.5034、0.4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超声成像形式联合计分法诊断可互相补充,提高乳腺BI-RADS 4/5类结节的鉴别诊断水平。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10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从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分别为(16.50±4.30)min、(0.70±0.49)mm、(12.20±4.50)ml、(3.40±0.95)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2.86%,和对照组的25.71%相比,观察组要更低一些(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应用微创旋切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且术中出血量较好,切口愈合较快,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宫颈癌是有可能通过常规筛查和随访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它是可高度治愈的,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HPV持续感染;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初生婴儿年龄小、多胎妊娠和多胞胎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营养不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不良心理因素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宫颈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当宫颈癌的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时,治愈的难度呈指数级增加,治愈的概率低于早期。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有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宫颈癌是最容易通过常规筛查与随访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现后可治愈性较高,还能早期发现接受治疗。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均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营养不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妇女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宫颈癌疾病发展到中期以及晚期后,治愈难度成倍增加,并且治愈的概率相对于早期来说,更低,因此,早期有效诊断宫颈癌患者,意义重大。
简介: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较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肝血管瘤都需要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病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接受治疗。那么肝血管瘤疾病哪些情况需要接受治疗,哪些情况不需要接受治疗呢?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检测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抽取医院收治的79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分析,经患者同意后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内分泌激素检测,对比患者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结果:患者术后12月、术后6月、术后3月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但术后3、6、12月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低于术后7d、术后1d、手术前(P<0.05)。79例患者中术后一年内有5例患者疾病复发,其余74例患者疾病未复发。疾病复发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高于疾病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实施内分泌激素检测,可明确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可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患者或发现疾病复发征兆,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