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方法治疗重症哮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100名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呼吸内科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的4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其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的双鼻塞吸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的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而言,观察组患儿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水平比较是明显更好的,p<0.05;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都未出现较多或较为明显的并发症情况,组间对比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患儿的血气指标更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无明显的并发症情况,安全性较高,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气道腔狭窄、气道反应性增加,会产生气喘、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且反复发作。然而,有些哮喘不会出现“气喘”“气促”等哮喘的典型症状,只是长期咳嗽,医学上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之一。这种类型的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在哮喘患儿中占比较大,且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由于CVA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又常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以及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及药物治疗展开讨论。
简介: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01月~2022年0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疗效相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参照组的74.42%(χ2=3.957,P=0.047)。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素可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降低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究对大叶性肺炎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下肺内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3,电子支气管镜下肺内注药疗法)和对照组(n=33,常规药物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不良指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使用抗生素等各项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5d、7d、15d分别拍摄临床影像,实验组影像学所示出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利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内注药法较常规肺内注药法而言,成效更佳,可明显加快高热、恶寒、胸痛、咳痰等各项不适症状缓解,同时能缩减住院时间,强化预后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高。
简介:目的 探究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其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在院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50例,依据奇、偶数列数字法分成探究组(n=25,补肾活血方治疗)与对照组(n=25,常规西药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干咳、呼吸受限、口唇发绀、杵状指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胸部CT影像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可显著提升肺通气功能,增强动脉血的载氧量,有效改善氧化或抗氧化失衡问题,减小炎性反应, 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提升痊愈速度,效果较佳,可在临床相似病例中普使用,其临床意义较高。
简介:慢性支气管炎,俗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伴胸闷气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早期症状比冬春寒冷季节多。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可以全年存在。
简介: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8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人机同步性以及气管插管率上,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于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相关指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急诊重症哮喘患者132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6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转化情况,分析患者康复状态。结果: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并且转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结论:利用综合治理方案可提升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治疗情况,有助改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的转优。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咳嗽患者采用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早好转。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呋辛联用炎琥宁的方案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影响。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选择我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利巴韦林针剂、氯化钠溶液以及葡萄糖溶液,将这几种物质按照一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后为患者进行医治。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炎琥宁、氯化钠溶液及葡萄糖溶液,同样将这四者依照既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后卫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一段疗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表现进行评析。结果:根据统计可知,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研究组的数值水平居高(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情况,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用时更短(P<0.05)。结论:联用头孢呋辛与炎琥宁医治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不仅可以加快治疗进程,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讨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入选100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于2019年7月-2020年11月接受病情诊疗,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而后观察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痰培养检测中正常菌种、未见细菌生长及病原菌分别有28例、6例、66例。66例病原菌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混合菌感染及真菌感染分别有18例、5例、15例、28例。不同病原菌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菌群以及未见细菌生长患者,P<0.05;不同类型病原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白假丝酵母菌及烟曲霉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真菌类型,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可有效为临床诊疗此病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推广。
简介:目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我科的儿童MPP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联合用药组与一般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和单独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总有效、副作用发生率对照,联合用药组是97.82%、4.34%,一般组是80.43%、15.21%,(2=12.905,p=0.000),结果有差异。(2)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对照,联合用药组是4.28±0.53(d)、8.30±1.01(d),一般组是7.88±0.96(d)、12.58±2.07(d),(t=5.674,p=0.000),结果有差异。(3)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满意度评分对比,联合用药组是92.52±7.53(分)、一般组是80.34±7.25(分),(t=7.35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儿童MPP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表现亦在肺部.在SARS的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低氧血症,重症SARS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ARDS).因此对ARDS的救治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1].由于SARS是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医护人员在为SARS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容易被感染.所以对于SARS患者呼吸困难的纠正,我们首选无创正压通气.我院是北京市首批SARS定点医院之一,共收治了150多名确诊的SARS患者.在治疗中我们发现,早期正确及时地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地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从而缩短病程,使大部分患者免于行有创通气,也减少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