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抗高血压药物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合理用药对策。方法:将某院200份处方设定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对患者的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抗高血压药物占处方比情况、药物合理性及利用指数(DUI)情况、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联合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在200份处方中,β受体阻滞剂(β-RB)使用率最高,之后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在使用处方数排名为前10抗高血压药物中,CCB类药物共3个,β-RB类药物共2个,利尿剂类药物2个,ARB类药物共1个,ACEI类药物1个,复方制剂1个,美托洛尔DDDs值最大,其次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的DUI值最高,其次为硝苯地平。在200份处方中,单独使用率最高,其次分别为二联使用、三联使用、四联使用。在单联使用中,ARB类的占比率最高;在二联使用中,CCB+β-RB类的占比率最高;在三联使用中,CCB+β-RB+ARB类的占比率最高。不合理处方8张,占比4.00%。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与病情治疗方案基本能够保持一致,仅有部分用药不合理情况,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院内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诊包皮过长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方案。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仅为1例(2%),低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膝关节镜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方案共设置两组进行治疗效果对比,其中一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膝关节镜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情况、操作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抽取例数为94例,抽取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操作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对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抢救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具有显著作用,不仅可以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改良去大骨瓣控制性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减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控制性减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手术后7天、15天、1个月观察组患者脑神经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统计价值(P<0.05)。观察组总疗效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改良去大骨瓣控制性减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探讨细节管理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所带来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常规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设定为常规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细节管理方式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设定为细节组,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我院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9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两个阶段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细节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整体更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更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管理,不仅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相前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症发生率、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参照组35.00%,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各项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手术并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体位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对比对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差别不大,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平均面积以及受压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6%,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体位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护具和垫子的使用,以及注意时机和频率的掌握,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压力,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