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人类文明是从古到今奔流不息的长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展现为文学、艺术、思想、风习、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正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是他们物态化的结晶,是一种民族的智慧。”从作为“民族心灵的对应物”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形态中去窥视“民族的智

  • 标签: 华夏文化 民族心理 母性崇拜 阴阳学说 农业文明
  • 简介:生态人类学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的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古往今来,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羌族民间形成了种种信仰及习俗,其中蕴含着积极的生态意识,这种意识跟当今世界人类崇尚的生态理念不乏相通之处,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 标签: 羌族 小传统 民间信仰 生态意识
  • 简介:曲艺源于民间,是有着深厚民间根基并且得到民间百姓喜爱的艺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四川是多民族栖居的省份。从汉族到少数民族,天府四川有着丰富多彩的曲种,清音、扬琴、竹琴、谐剧、金钱板、折嘎、百汪、仲谐、亚热阿索、格萨尔仲,凡此种种,这些都是在巴山蜀水中孕育出来的艺术奇葩。其中,“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谐剧,秉承着四川人性格中嬉笑怒骂的喜剧精神,闪耀着创造智慧的光芒和艺术审美的灵气,是巴蜀文化对中国曲艺的独特贡献。

  • 标签: 地方艺术 智慧 多民族国家 中国曲艺 四川人 爱的艺术
  • 简介:“白门柳”一词,本指金陵白下门之柳,为秦淮名妓之代称。在文学艺术领域,前人写过一出《白门柳》戏曲,乃是搬演顾眉生的事迹;今人写过一部《白门柳》小说,则是讲述柳如是等的故事。柳、顾二人皆名列明末清初“秦淮八艳”,她俩及其姐妹们的名字连同其极富传奇性的人生故事,数百年来飘荡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替六朝古都染上了浓浓的粉色,也留下说不完道不尽的龙门阵。

  • 标签: 女性文化 古代中国 《白门柳》 札记 风骨 人生故事
  • 简介:“目连救母”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自古流传,家喻户晓,梨园中专门搬演这故事的戏曲谓之“目连戏”.由于戏中有目连之母刘氏在地狱受飞叉之苦的情节,故蜀中民间亦俗称“打叉戏”.目连戏演出颇具原始色彩,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有关目连戏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正热,影响波及海外.四川目连戏中有目连的母亲刘氏大开五荤的戏,所上菜肴即是四川乡村筵席上通行的“九大碗”.昔川南目连戏里的《李狗上菜》一折戏,有厨子、李狗、刘氏三个主要角色,刘氏开荤、李狗监厨、厨子上菜,前后要演20来分钟.先由刘氏唱开荤的好处,然后上菜.李狗和厨子相互问答,一一报出菜名.表演上菜,一般是按川南农村设宴规矩,先上十二个碟子,再上正菜“九大碗”.碟子分盛桂圆、核桃、板栗、瓜籽等,“九大碗”包括肘子、烧白、杂烩、鸡、鱼等.演出时用菜均无汤水,以利演员做戏.厨子由武丑扮演,只见他光着膀子,头捆帕子,肩搭毛巾,翻着跟斗出场,先把碟子一个个转出手,再把九大碗一个个抛出去.厨子抛,李狗接,碗里装的全是真食物,演起来格外精彩.而且,每上一个碟子,李狗问是何物,厨子就口占一诗,如“嘴对嘴,对嘴开,轻轻抬出美人来;美人到口多滋味,雪里梅花遍地开——瓜籽.”每上一碗大菜,李狗问是何菜,厨子便展一谚子(“展谚子”:指四?

  • 标签: 目连戏 戏中餐 目连救母 刘氏 厨子 巴蜀
  • 简介: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的日子来临。此时此刻,回首半个多世纪来四川舞台艺术事业走过的历程(1997年重庆市直辖,行政区划上不再属四川,本文涉及重庆方面的内容乃此时之前的),可谈论的内容多多。下面,就扼要述说二三,以供读者窥豹。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舞台艺术 巴蜀 周年纪念 艺术事业 行政区划
  • 简介:在宋代为数众多的诗话中,《古今诗话》算是较有名者,但原书已失,令人无从睹其全貌。已故郭绍虞先生根据古代诸家典籍所引,辑得《古今诗话》逸文444条。编入《宋诗话辑佚》(1980年中华书局版)卷上。关于《古今诗话》写作年代,郭先生推测为北宋末,其撰《宋诗话考》“古今诗话”条云:“案《古今诗话》之称,不见诸家著录,但时见《初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全唐诗话》及《优古堂诗话》、《竹坡诗话》诸书称引则其时代当在北宋之季。”(第165页,1979年中华书局版)但是,《古今诗话》第351条“海棠诗”内容却与先生此说有违,其曰:“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后吴

  • 标签: 古今诗话 优古堂诗话 海棠诗 竹坡诗话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先生
  • 简介:从根本上讲,文化跟人类的发展、民族的兴亡、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纵目当今世界,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愈益密切,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文化正体现着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有发达的经济而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优势,最终将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速,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文化建设 综合国力竞争 经济建设 类的发展 文化优势
  • 简介:明清时期.随着市民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萌芽,思想文化界一度活跃。出了不少离经叛道的文人士子。人称“丰骨棱棱”的李贽(1527--1602)是其中代表之一。这个“异端”文人,无视世俗非议。招收女弟子。惹得舆论沸沸扬扬。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如此,他还在思想界公开为妇女辩护,锋芒直逼那钳制人性的陈腐道学。

  • 标签: 妇女观 李贽 思想文化界 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
  • 简介:作为民族化的哲学范畴,“阴阳”是“贯穿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在此范畴统辖下,划归“阳”之系列的有天、父、雄、刚、上、动、大,划归“阴”之系列的有地、母、雌、柔、下、静、小。词序排列上。“阴阳”是先阴后阳,“乾坤”是先乾后坤;若对应使用,要么是以“阴阳”对“坤乾”,要么是以“乾坤”对“阳阴”,依此类推,方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譬如,《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柔刚)《庄子·天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静动——阴阳)王弼《周易注·屯》:“阴求与阳,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阴阳——弱强)诸如此类,都可谓是符合常规的“对位使用”。然而,与此相异的“错位使用”,在古籍里也常见。例如“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庄子·在宥》)、“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四时》)、“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治》)、“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等等,其中跟“阴阳”对举的都不是“地天”而是“天地”,这种现象值得学人注意。

  • 标签: 汉语表达习惯 哲学范畴 中国 文化传统 “阴” “阳”
  • 简介:着眼性别文化研究,比较东西方文化可知:“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父权因素几乎一直占统治地位,并往往掩盖了母权因素。与此相反,东方却表现出如此鲜明的基本母权结构,而在时间的流驶中,覆盖它的父权层面或者已被消磨,或者已经非常相对化了。”的确,立足东方语境,从性别视角切入华夏文化,不可不注意到其在历史上起源古老又传承不衰的柔性气质及其审美显现。对于这种气质,笔者曾从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等层面进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解读。本文结合考古学、文字学、人类学及民俗学资料,从文化渊源、民族信仰等入手就此再作发生学考察,以助读者对此问题有更深入把握。

  • 标签: 柔美特征 华夏文化 生产方式 性别文化 生殖崇拜
  • 简介: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艺术家,高寿九十又五的白石老人勤奋一生,于诗、书、画、印全能,取得了极高又极大的成就。其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既不肯人云亦云地“媚俗”,又不愿目中无人地“欺世”,这是其一生为人行艺的真实写照。在白石画论中,“似与不似”思想再三得到表述。50岁时,其题画就明确表达了对“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的境界神向往之;

  • 标签: 齐白石 中国 绘画艺术 生活基础 艺术风格
  • 简介:2002年9月上旬,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厅组织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调研活动”。一路走来,见闻不少,也感慨良多。从地域看,“南、北互补”是中国文化的两大基本板块。中华文明发源的中心,除了北方黄河流域文化外,尚有南方长江流域文化。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的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全长793公里,其流域包括阿坝、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在宜宾汇人长江。作为西部省份,四川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尤其是岷江流域。

  • 标签: 民间文化 羌族 藏族 中国 历史人文资源 旅游开发
  • 简介:回顾20世纪人类重大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值得我们自豪的成果之一。七十个春秋以前,当四川广汉中兴乡月亮湾燕家院子挖车水坑的农家汉子从土里掀起一块白生生的大石环时,他们绝对没想到,自己那双布满茧子的手无意间推开的是一道神

  • 标签: 三星堆 考古发现 出土 雕像 遗址 春秋
  • 简介:“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类生活中的大事一桩。在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表现与“吃”有关的剧目不少,而且妙趣良多。传统戏曲,无论京剧还是各地方戏,都是重写意讲虚拟的艺术。“写意传神”,此乃中国古曲戏曲鲜然有别于以肖实为重的欧洲传统话剧之处。有如写意画,它不拘形似而追求神似,不诉诸逼真写实的舞台环境,而是尽其可能地让出时空给演员表演,景随人

  • 标签: 戏曲舞台 “吃” 目连戏 戏中餐 中国古典戏曲 写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