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25
8483 个结果
  • 简介:3月6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增聘榮新江、劉玉才兩位教授爲《國學研究》編委.4月14日國學研究院舉行了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試.今年的招生工作從2月份開始正式啓動,經過中文、歷史、哲學與考古四個院系的初評與筆試,共有八位同學進入復試階段.14日上午,由袁行霈、吴同瑞、嚴文明、鄧小南、張學智、李中華、錢志熙七位教授組成的面試小組對八位考生逐一進行了面試,經過會評,最後確定録取五位考生爲國學研究院2017級博士生.朱邦芳、耿琴、程蘇東參加了招生組織工作.

  • 标签:
  • 简介:《經籍舉要》及《書目答問》,一直受目録學研究所關注.二書關係之説法大致有三種:(一)《經籍舉要》較簡略,而其程度較低;(二)《書目答問》仿《經籍舉要》而作;(三)二書同歸類爲'導讀書目'.本文將比較二書之編撰目的、内容、所呈現的教育思想,探討二書在性質上相異之處,以補充'仿作'一説之所指,並指出'導讀書目'之歸類問題及'詳略高下'之誤解.最後以晚清之時代背景及張之洞其他著作的内容,解釋誤解之緣由.

  • 标签:
  • 简介:根據國家圖書館藏《翁潭谿先生書學海類編目録》的記載,《學海類編》的兩種早期版本'汪本'和'程本',正編中出現十多種成書於曹溶卒年或卒後的著作;所收録書籍也與多種明清叢書存在沿用關係,整體呈現出粗編濫造的特徵.綜合這些情况,此編當非出自藏書家曹溶之手.再考察《輯書大意》及所收録典籍,可以推斷此編的確與陶越有關,應該是以陶越藏書爲基礎編纂而成,很可能是陶越原書流出之後書賈增益並僞託於曹溶.

  • 标签: 探論 海類 編探
  • 简介:厲鶚編撰《玉臺書史》,首次集中展現了歷代女性的書法成就,值得探究.當時文士群體的諸多風習,如尋碑訪古、書畫鑒藏、藏鈔校勘之舉均有力促成了《玉臺書史》之成書.尤爲隱微者,身處文字獄漸趨嚴酷與滿漢文化博弈的社會環境中,厲鶚通過彰顯蔡玉卿等才女而緬懷逝去的華夏正統,無法消釋的遊仙情結亦藉强調書家'女仙'身份而得到展演.

  • 标签: 史成 文士風習 清中葉
  • 简介:《古今樂録》《歌録》《荀氏録》等著作,在中古音樂史和文學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古的樂録類文獻,從整體上來講,仍是被忽視的一類.本文以此類文獻爲研究對象,將按編纂時間分爲唐前與唐代兩部分,對體例、特徵、分類以及在文化史上的作用等各方面分别進行討論,試圖勾勒其在中古的系統化編撰、發展過程,並揭示出其在音樂史、文學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文獻 演變 獻編
  • 简介:宋季大儒王應麟既博通於儒學,同時也精於詞科之學.《玉海》與《詞學指南》的編纂,既是詞學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他藉以實現'通儒'理想中詞學部分的媒介.王應麟雖研習詞科與駢文,但他並不以此爲目的,而是重在經史百籍的貫穿與致用.從其學術思想的主體方面來看,他著重通過'道問學'的踐履,實現集大成式的知識集中化、細密化的導向.這種多重的知識背景,也昭示著南宋後期一種新的知識類型已臻成熟.

  • 标签: 情結 王麟 科王
  • 简介:桓譚《新論·正經》記載當時古文經典籍,其内容與《漢書·藝文志》互有異同,此可見兩漢之際經學發展之概况.桓譚著《新論》,自以爲其書與《春秋》褒貶思想一致.他所言'前聖後聖,未必相襲.夫聖賢所陳,皆同取道德仁義,以爲奇論異文,而俱善可觀',一方面體現了桓譚的自我期許,'擬聖'意識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桓譚著作'尚新'的學術目的.桓譚反對立《左傳》博士,與《左傳》的古文經學身份無關,而是反對當時將《左傳》讖緯化的傾向.

  • 标签: 思想際讖緯 桓譚 經思想
  • 简介:唐宋以後,《孟子》經由一系列政治操作,逐漸躍升爲官學權威.然而從學術史的角度考察其經典地位的樹立,則早在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中已經完成.趙氏的章句學,一是從《孟子》中抽繹出若干重要範疇,以之作爲詮釋的中心線索,映射和集結全文,證成《孟子》學術體系的自足性;再則從辭、事、義三個層面將《孟子》與六藝經傳進行對接,以説明《孟子》與六藝經傳的同構關係.經過這種比附與詮釋,《孟子》的經典性就不言而喻了.

  • 标签: 孟子經典 岐章句 章句孟子
  • 简介:鄭玄爲《周禮》作注時每每稱引'故書作某',所引'故書'異文近二百條,歷來經學研究者對此均較爲重視.本文利用當今所見出土文獻材料,著重對《周禮》鄭玄注中保留的二十七例形訛'故書'作了新證,重點對其訛混的時代層次作了考察.通過考察發現,這些形訛類'故書'的訛混時代基本上都可以推定爲漢代.據此亦可證明,鄭玄注《周禮》時所據'古文'本並非先秦舊本,而應當是漢代用隸書轉寫的本子.

  • 标签: 字新 引形 形訛
  • 简介:遥郡是宋代武階的重要組成部分.遥郡源於遥領.出於籠絡禁軍將領和强藩的需要,唐末帝王開始授予武將遥領.五代時期,遥領納入武將升遷序列,在後周與軍職形成對應關係.到了宋初,隨著削藩的進展,一方面牧伯序列逐漸虚銜化,另一方面爲提高内職諸使身份待遇,解决諸使遷轉問題,宋太祖時諸使亦加遥領.真宗時遥郡、正任序列正式形成,遥郡五階也確定下來,職遥郡和軍職遥郡成爲遥郡的兩種主要類型.由於諸使結構的扁平化,諸使與遥郡並未形成明確的對應關係.

  • 标签: 遥郡 試論遥 遥領
  • 简介:本文以北宋名臣王拱辰家族婚姻狀况爲研究對象,主要考察以婚姻爲紐帶的宋代士大夫人際關係網絡.文章揭示了王拱辰與歐陽修之間除政治活動外、以婚姻爲紐帶的聯繫,試圖展示宋代士大夫關係網絡的多種面相.文章還討論了宋人政治立場與聯姻選擇之間的關係,指出史籍中彰顯的政治上壁壘森嚴的黨派勢力在婚姻網絡中實際多有交叉,不同派系關係在複雜政治形勢下反而有可能成爲士大夫謀求聯姻選擇的助推力.

  • 标签:
  • 简介:史書中關於梁朝宰相何敬容的描述充滿矛盾,本文認爲不同書寫方式的背後,隱含着南朝門閥、吏幹、文義三種選舉標準的衝突.本文進一步通過《梁書》《陳書》史評的對比,指出姚察、姚思廉父子對文義之士的態度存在差異,體現了文士階層對自身的反思和重新定位.梁朝至初唐的歷史書寫,使得博學善屬文日益成爲士階層的身份標誌,不僅建構了南朝文化至上的黄金時代,也從側面推動了唐代以文取士的歷史進程.

  • 标签:
  • 简介: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是《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范注本從天津新懋印書館本到北平文化學社本,再到上海開明書店本,直至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其間變化很大.而在'仲宣躁鋭''仲宣輕脆以躁競'條校注上的變化,更是雲譎波詭,讓人難以捉摸.考辨其變化原委,破解其背後真相,不僅可以明晰《文心雕龍》文本校注之是非,而且還有助於了結學界的一樁公案.

  • 标签:
  • 简介:秦少游未入仕之前所下淮南詔獄,關係詞人一生行事與思想之轉變;然其經過與事由,始終模糊難明.兹考證出元豐四年少游入京應試之際,淮南轉運司受詔命在揚州置獄勘劾王仲修等'燕會踰違'事,少游因與之過從被牽連其中,遭到追捕並下詔獄審查,此爲熙、豐大興詔獄株連甚廣之勢所波及.由此獄事的考證,可見出當日士子於政治氣候陰晴變化之中的切膚體驗,以及其人生軌迹與文學創作所打上的深刻印記.

  • 标签: 事始末 始末考 秦少游事
  • 简介:劉禹錫的詩論代表了中唐詩論的轉型,與並時元白、韓孟兩派繼續發展初、盛唐復古派的詩論有所不同,他的詩論主要探討詩歌的藝術本質及表現規律,以'詩道'爲核心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詩學範疇,代表唐代詩論的一種高度.他在哲學上的探索,尤其是他對天人關係、言意關係獨特的見解,可説是其詩論及詩歌創作方法的哲學基礎.劉禹錫的詩藝,對此前杜甫、大曆詩人都有繼承,但自成面目,與並時元白、韓孟、苦吟派也都有相互影響,但能够拔戟自成一隊,對晚唐温李及北宋蘇黄等人都有很深的影響.

  • 标签: 劉禹錫 哲思想 思想關
  • 简介:編寫?中華文明史?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之一,北大國學研究院獨立承擔此項任務,袁行霈院長委託張帆教授全面負責。7月14日,張帆主持召開作者會議,商討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一致同意2016年元旦前完成初稿,2016年5月完成定稿。鄧小南、王邦維、閻步克、劉玉才、王博、劉勇強、王錦民、韓巍以及吴同瑞、耿琴、王宣標、張林、莊芸出席會議。

  • 标签: 北京研究院 大事記 研究院大事
  • 简介:《四庫全書總目》明别集提要一千一百餘則,經考證者尚屬少數。本文考證的吴伯宗《榮進集》、王翰《梁園寓稿》、劉璉《自怡集》、虞堪《希澹園詩》、龔斆《鵝湖集》等二十幾種明人别集提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一些低級錯誤甚至“硬傷”,這對於稱之爲“學問之門徑”(張之洞)、“漢學思想的結晶體”(梁啓超)的《總目》來説,雖然是白璧微瑕,也反映四庫館臣編撰過程中的諸多疏忽之處,而疏忽之發現與糾正的最大意義則在於使這部原本體大慮精的書目傑作更爲完善。

  • 标签: 全總 别集提要 提要訂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