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77
7525 个结果
  • 作者: 王郦久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遥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目标下袁特别是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袁三边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转机袁其中处于较低水平的美俄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遥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俄三国袁其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必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尧稳定与发展遥因此袁不排除未来三国之间建立某种对话与协调机制的可能遥
  • 作者: 朱锋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奥巴马入主白宫一年来袁美国对外战略迅速进入调整期遥为摆脱布什时期的战略困境而寻求在伊拉克尧阿富汗脱身的战略选择曰由强硬转为软硬兼施对待野失败国家冶和野潜在对手冶曰战略重心东移曰缓和美俄因俄格战争导致的紧张关系曰加强多边主义在外交与战略行动的运用遥美国对外战略调整已经显现出不同于布什时期野美国领导世界冶的内涵袁在恢复西方社会对美国的好感和信心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遥随着这种调整的深化袁未来伊朗尧巴基斯坦局势有可能取代阿富汗成为美国的首要关注遥对中国依然实行结构性矛盾的政策袁售台武器尧西藏问题尧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的三大因素遥
  • 作者: 师小芹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19世纪后半期袁正当马汉海军战略理论风靡全球之时袁产生了以朱利安窑科贝特为代表的野英国学派冶海权理论袁它强调海权的相对性尧保护海上交通线的重要尧商业封锁尧陆海协同和两栖作战等遥20世纪的战争史全面印证了朱利安窑科贝特的海权理论对于海权帝国运用海权影响国际政治事务袁特别是影响陆地事务的战略思路遥了解朱利安窑科贝特海权理论袁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当代海权国家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运用海权的可能选择遥
  • 作者: 潘志高许素文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中美建交30多年来袁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式前进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遥从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看袁有国际格局的变化尧两国社会的变化尧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和两国民间交流的力量这三个层次遥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袁但也不会一帆风顺遥
  • 作者: 时永明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的东亚政策不仅显示了美国对东亚地区的重视袁还表明了美国在与东亚地区发展关系中将更注重政治尧经济尧外交等软实力的运用遥其思路也逐渐清晰袁即以保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主导权为核心遥而围绕这个核心有三条主线院一是整个战略继续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的军事同盟体系和伙伴国为依托袁保持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地位曰二是加强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联系袁引导其发展方向符合美国利益曰三是以对话方式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袁以免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遥东亚地区构建也将出现新的形势院美国跨太平洋区域构建面临多重挑战曰东亚合作更加开放与包容曰东亚区域合作更加倚重东亚核心国家合作的深入遥
  • 作者: 陈宗海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的东亚政策不仅显示了美国对东亚地区的重视袁还表明了美国在与东亚地区发展关系中将更注重政治尧经济尧外交等软实力的运用遥其思路也逐渐清晰袁即以保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主导权为核心遥而围绕这个核心有三条主线院一是整个战略继续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的军事同盟体系和伙伴国为依托袁保持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地位曰二是加强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联系袁引导其发展方向符合美国利益曰三是以对话方式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袁以免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遥东亚地区构建也将出现新的形势院美国跨太平洋区域构建面临多重挑战曰东亚合作更加开放与包容曰东亚区域合作更加倚重东亚核心国家合作的深入遥
  • 作者: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袁美国的对外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袁主要表现为院信奉多边主义袁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和合作曰注重野软实力冶的运用袁致力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曰强调接触和对话袁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曰讲求原则和实用主义相结合袁从而更加务实遥然而袁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调整也是有限的:一是不会改变维护美国野一超独霸冶地位的战略目标曰二是美国对外战略始终受国内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制约曰三是面临中期选举袁民主党为确保胜选袁不能过度调整其内外政策遥当前的伊核问题尧阿富汗局势尧巴以和平进程等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无法回避的挑战遥
  • 作者: 苏听葛腾飞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鉴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尧阿富汗安全形势不断恶化袁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3月正式宣布实施新的反恐战略遥该战略旨在通过战略重心东移袁集中资源在阿富汗实施反叛乱战略袁以达到从根本上铲除基地组织及其庇护力量的目的袁并兼有塑造地缘政治优势的考虑遥虽然奥巴马政府运用多种手段运作这一战略袁但面对阿富汗及其邻近地区局势的复杂性以及美国国内的各种制约因素袁其前景并不乐观遥
  • 简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条约,它的签订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特别是其中有关欧洲单一货币以及欧洲中央银行建立的问题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金融已经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赋予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非常高的独立性,脱胎于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的选择上具有连贯性特点,秉承了德国中央银行和欧盟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大部分优点,避免产生大的变动。本文正是通过对欧洲中央银行形成及其货币政策选择方面的探讨,进一步阐述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连贯性对于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 标签: 欧洲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独立性 连贯性 中国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歇元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总的来讲,统一货币的实施有利于中欧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对欧盟的出口、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但统一货币并不等于没有汇率风险。我们要加强对欧元汇率演变趋势的研究,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外债结构和金融业的发展战略适时地进行调整,以应对欧元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 标签: 欧元 中国经济 欧洲 贸易关系 汇率风险 欧盟
  • 简介:亚欧会议如何影响东亚合作的制度化,如何推动东亚区域合作以及区域主义的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东盟加三”体制一方面是东亚国家参与亚欧会议的合作、协商和协调机制,同时也日益成为东亚国家相互间发展区域合作的主要框架。总体上来说,亚欧会议加强了东亚合作的共同意愿,促进了东亚合作的区域意识和组织架构的形成,并初步协调了东亚合作中共同的行为取向。第五节分析了欧盟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和区域主义发展的范例,对东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影响。

  • 标签: 亚欧会议 东亚 区域主义 区域合作 欧盟
  • 简介: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全球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比较成功的两个,世纪之交,欧盟东扩以及美洲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通过。这两个组织又向前迈了一步。在各自发展道路上前进的同时。本文对两个区域间的跨大西洋合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个区域经贸关系现状和前景的分析。说明双方的合作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而且合作能使双方受益,但是受东扩,欧美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跨大西洋的合作还是障碍重重。

  • 标签: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区域合作 全球区域一体化 经济贸易关系
  • 简介: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产生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等效应。在实践中,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典型的区域经济体,其成功的经济一体化已经证明了关税同盟理论的正确性。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中东欧十国正式加入欧盟将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及地区产生怎样的经济贸易影响?本文将从主要从美国、俄罗斯、发展中国家三方面出发,从实务的角度来综合分析欧盟东扩的对外经济贸易影响。

  • 标签: 欧盟 欧盟东扩 对外经济贸易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转移
  • 简介:欧盟东扩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上的一件大事,中东欧的10个候选国将被纳入欧盟的范畴,这对于欧盟现有成员和中东欧国家本身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使其对外贸易地理流向发生变化。本文从欧盟对外贸易在区域内外的分配和区域外部各国问的分配两个层面对影响贸易地理流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地理流向 区域内部贸易 区域外部贸易 欧洲一体化
  • 简介:即将到来的欧盟新一轮扩大将会对欧盟的政策和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中东扩对共同农业政策的造成的影响可能最大。为此,在推动东扩的谈判过程中,欧盟已数度对共同农业政策提出改革方案。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在过去的两年中在平衡预算,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从而为东扩协议的最后达成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 标签: 欧盟 共同农业政策 改革 制度 价格支持 直接补贴
  • 简介: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政治思想和欧洲政治一体化理论在欧洲有相当大的影响。“后民族结构”政治是哈贝马斯为欧盟设想的理想政治发展方向,建构欧洲公民集体认同是欧盟一体化继续前行的动力。本文在评述和分析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后认为,欧盟“后民族结构”政治的实现仍有很多现实性制约因素。

  • 标签: 欧洲 政治 一体化 “后民族结构” 集体认同
  • 简介:欧盟成立十年以来,基础性务约的制定和修改出现了加速的趋势。本文以欧盟通过修约的方式寻求提高整体竞争力为假设,对包括制宪在内的四次重大修约作了简要的讨论,解释了欧盟加速修约的主要原因。欧盟频繁修约说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最终目标,它主要是对环境变化所造成压力的反应,旨在提高欧盟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正由于缺乏前瞻性和发展目标的清晰性,欧盟不得不提高修约的频率满足来满足变化的需要。宪法草案的“触礁”本身也反映了大家对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认识上的不一致。未来的欧洲一体化应该避免多元多速趋势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际竞争中避免走“刚性”竞争和“权力硬化”的道路。

  • 标签: 欧盟 国际竞争力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尼斯条约》 欧洲一体化
  • 简介:欧洲一体化实质上是区域整合共同治理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它以和平、稳定、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在多元一体、主权共享原则下,遵循共同法规和共同机制、实行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相互协调双向互动的区域共治。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欧洲这一独特创新。区域共治正在彻底改变欧洲地缘政治和经济的面貌以及欧洲国际关系和社会发展态势。它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以及历史进步意义彳口现实示范作用无疑占有一席历史地位。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区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