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年来伴随我国电气行业的迅猛发展,PLC技术在电气行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PLC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运行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十分重要。与此同时,PLC技术还能够实现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力资源,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性能,逐渐取缔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器。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PLC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确保其对于我国电气系统发展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初略的介绍了几种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并由此宣扬熟练,灵活的把计算机当作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的理念。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利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语音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今防汛抗旱工作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着重研究了计算机网络语音集成技术,提出以先进的数据、语音、视频同网传输的多业务网络为支撑,利用稳定、可靠的VOFR和灵活、方便的VOIP通信技术相融合,实现水利系统防汛应急通讯。关键词计算机网络;VOFR;VOIP;多业务通信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3ComputerNetworkSpeechTechnologyApplicationinFloodEmergencyCommunicationSystemWuChaoying1,ZhangMeng2(1.GuangdongConstructionTechnologyCollege,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Center,Guangzhou510440,China;2.ZhengzhouWaterConservancySecondarySchool,Zhengzhou450008,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ecurrentrequirementofcommunicationnetworkintheprocessoffloodcontrolanddroughtpreventiononthebaseoftheon-siteinvestigationofcomputernetworkandspeechcommunicationinwaterconservancysystem.Thepapermainlyfocusesonspeechintegratedtechnologyofcomputernetwork.Withthesupportoftheadvanceddata,voiceandthemulti-servicenetworkofvideotransmissionontheidenticalnetwork,theemergencycommunicationoffloodcontralisrealizedbytakingadvantageoftheintegrationtechnologyVOFRandVOIPwhicharereliable,flexibleandconvenient.KeywordsComputernetwork;VOFR;VOIP;Multi-servicecommunication水利系统单位众多,分布面广。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防汛任务十分繁重,每年汛期,防汛会商、紧急会议和雨水情、工情、灾情等资料报送相当频繁,语音报汛是主要的防汛方式之一。另外,办公及其它水利工作的大量业务信息需要通过语音通讯手段解决。而目前主要使用的微波专用防汛电话维护成本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通话质量差。公网电话的长途费用过高,保密安全性差,不能适应抗洪抢险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传输系统逐渐被基于分组交换或信元交换的运行于IP协议或者帧中继(FrameRelay,FR)协议上的语音业务(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ceOverFrameRelay)所取代的趋势。同时集语音、视频、数据为一体的多业务信息传输技术的实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进行网上会议、远程医疗、远程通信,缩短了时区和地域的距离。一、组网模式传统的构建语音网络的方法是采用基于时分复用设备(TDM)的电路交换技术,其特点是为语音业务静态分配网络带宽;每路话音需占用64Kbps信道;语音呼叫路由功能由PBX来完成。而数据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每个分组动态占用网络带宽,多种业务可以共享同一物理传输信道。利用水利数据网络构架建立水利的语音网络有以下好处1.通过将语音网络构建在数据网络平台上,节省了网络建设投资和网络管理成本;2.利用分组技术传输语音业务可以节省更多的网络带宽;3.可以节省本地接入和长话费用;4.为语音,数据,视频的集成应用奠定基础。目前,分组语音传输技术可按照它涉及的广域网的服务类型和对语音分组进行协议封装类型分为帧中继语音传输技术(VOFR)、ATM语音传输技术(VOATM)和IP语音传输技术(VOIP)。究竟那种分组技术更好,须视用户的业务需求和条件而定。由于水利网不是ATM网络,但支持帧中继和IP,因此可以选择VOFR和VOIP。当在数据网络上构建一个语音网络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实现层次来选择VOFR(数据链路层)或VOIP(网络层),并且重点考虑下面几个问题。(一)分组语音优先传输对于分组语音在企业数据网络中的传输,其端到端单向传输时延不能大于200ms,否则通话质量无法接受,因此需要对分组语音赋于较高的传输优先级别。对于IP网络,有两种优先传输机制;一种是区分服务,即让路由器能够识别出来自VOIP网关的使用“众所周知的UDP端口号”分组语音包,并将其优先传输;另一种是由VOIP网关采用RSVP协议向路由器预先申请网络带宽资源,从而为分组语音预留一条具有带宽保证的优先路经。对于帧中继网络,在支持分组语音业务服务的帧中继接入设备上(FRAD)分组语音包会被自动地赋于较高的传输优先级,而无需用户预先配置;此外,由于帧中继网络是面向连接的交换网络,分组语音包沿着一条事先建立好的虚电路(VC)到达目的地,所以能保持较低的传输时延并且对时延抖动的影响较小。(二)网络结构的考虑帧中继网络是面向连接的交换网络,而IP网络则是面向无连接的,这意味着分组语音包在帧中继网络中是沿着同一条路经(PVC)传输的,不会出现分组语音包到达顺序与发送顺序不一致的现象并且不会因其他业务争用网络带宽而影响语音的传输时延和时延的抖动;而IP网络可能将同一路话音的分组语音包经由不同的路经传输到目的地,这样可能导致包失序情况的发生,并且由于IP网络无法避免长数据分组和短语音分组争用网络信道的现象而导致分组语音包传输时延的增加和时延抖动。帧中继网络是采用基于面向连接的交换方式转发分组语音包的,因此每个中继节点的传输时延可以预测;而IP网络是采用面向无连接的路由方式转发分组语音包,端到端的传输时延与中继路由节点的数量有较大关系,因此路由的“下一跳”的个数越少越好。(三)组网灵活性和设备开销IP方式组网更灵活,可以方便的将网络从内部网延伸到Internet,IP无处不在而VOFR需要专门的帧中继网络设备支持。VOIP实现方式灵活,还可以支持桌面软电话,设备开销比VOFR要低很多。基于以上原因综合考虑,水利系统网络电话可以采用VOFR和VOIP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VOFR和VOIP各自的特点,发挥它们的长处。二、网络语音通信的实现(一)识别码的编制我们在设计网络电话时,为了区分各单位,需要统一编制区位识别码。编码方法是在各单位的内部电话号码前加拨3位区位识别码,即区位识别码(3位)+各单位内部电话码(4位),由7位号码组成水利系统内部IP电话号码。单位之间通话需要拨7位号码,有程控交换机的单位内部通话仍拨原来的4位内线号码。(二)VOFR的实现我们在VOFR设计中主要采用了Passport6400和Passport4400系列多业务交换机。Passport6400和Passport4400均提供强大的话音交换功能,支持用户电话,用户集团电话,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话音交换功能,可以和北电网络,郎讯,NEC,福士通,三星、西门子、哈里斯等以及国内外各品牌PBX相连。水利系统广域网是多业务网络,可以以帧中继方式传送数据。只要在省中心节点和每个远程节点之间建立一条帧中继的永久虚连接(PVC)线路,就可以组成多业务集成的广域传输平台。Passport6400和Passport4400利用其先进的流量管理和TRUNK/PANL帧协议,可以将话音、数据、视频等不同的应用加载在不同的交换式虚连接(SVC)电路上,并封装到PVC线路上。在广域网上进行语音交换的具体过程是用户拨号后,Passport6400和Passport4400内部的网络地址客户立即从网络地址服务器中获得用户电话号码对应的Passport节点的网络地址并建立一个交换式虚连接SVC,将话音沿最佳的网络路径直接路由到目的的话机或程控交换机,通话完毕即释放网络资源。Passport地址服务器支持动态更新,并且网络地址客户能够智能地从本地获得目的Passport网络地址,提高了话音交换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话音压缩和解压缩的过程被限制到最少,由此提高了话音的质量并减低了网络传送的开销,实现高效的话音交换。(三)VOIP的实现水利网的VOIP中心设备采用了多业务服务路由器(BusinessCommunicationManager,BCM),它是一个综合IP功能、集团电话、交换机(PBX)、路由器以及语音应用服务器等功能为一体的整合式系统,其硬件构成可以提供稳定、完整的电话功能、语音应用、IP电话以及数据功能。该服务平台控制所有诸如话务处理、话音应用、数据功能等,同时提供各种所需的数据和语音电路接口。BCM是语音处理的心脏,它负责处理全部的电路交换语音以及提供DSP资源完成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之间的编解码转换,可以实现VOFR和VOIP的融合,它直接和主机柜中的电路交换模块插槽相连,可独立于整个服务平台之外单独工作,以确保当服务平台或数据网络出现故障时,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传输仍旧保持其稳定性且不至中断。三、语音接口的连接方式在本设计中,我们在省厅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公用电话网进行连接,省厅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再和VOIP核心交换机BCM进行连接,通过设置后,实现了所有的广域网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拨打长途IP电话。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不仅在IP网络上实现了高质量的语音服务,而且将大部分的程控交换机功能融入到IP网络平台上,把IP电话应用技术来和数据网络集成在一起,能够实现包括主叫用户识别、呼叫转移、呼叫中心、统一消息、CTI、自动总机和客户呼叫路由等全套综合语音应用。水利厅使用的是Passport6400,Passport6400和Passport4400支持模拟语音接口(FXO,FXS,E&M)和数字语音接口(T1,E1)。根据各地网络设备及PBX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Passport6400语音板上的E1端口用50Ω同轴电缆连入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数字E1中继板上,然后调整路由规则和拨号方式即可。在目前建成的网络中采用Passport4400上连的结点,语音接入涉及E&M,FXO,FXS多种方式。Passport话音集成功能包括将程控交换机、集团电话、模拟电话连接到Passport多业务广域网平台上。(一)E1接口连接Passport提供高度模块化的T1/E1数字话音模块支持连接企业的数字程控交换机。Passport同时支持数字化的T1和E1话音接口,在中国地区大部分数字程控交换机采用E1数据话音接口。Passport通过E1接口连接企业程控交换机的E1数字话音模块。E1数字话音模块按支持话音通道数量不同,分为支持6通道的基本模块和支持12通道的扩展模块。根据PBX支持话音通道的数量配置E1数字话音模块。每个话音通道需要安装数字话音模块完成数字话音的压缩/解压缩处理。(二)4线E&M接口连接Passport的模拟话音模块的E&M接口可以连接有E&M的企业集团交换机。Passport支持E&M类型I,II,IV和V。(三)FXS接口连接Passport的模拟话音模块的FXS接口可以连接用户模拟电话机和用户的传真机。并且可以将传真机和电话机连接在一个FXS接口上。其他联网单位采用Passport系列多业务交换机作为与程控交换机相连的专用语音设备。由于各联网单位的程控交换机普遍陈旧且用户量有限,我们采用的是Passport模拟语音接口。每个单位使用4块语音板,每块支持两路FX0/FXS/E&M,根据用户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跳线。四、结论本文在设计上虽然实现了基于多业务网络的语音通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VOIP和VOFR的QOS服务质量有差异,造成了用户在语音通话时产生了不便的感觉,妨碍了系统的推广。VOFR语音通话质量非常好,没有明显的抖动和延时,已达到专业通信公司提供的语音服务质量,在网络臃塞时,话音质量不发生变化,尤其在数据信息因网络电路出现中断时,VOFR语音仍能保持畅通,这点特性在实际防汛工作中的关键时刻,具有应急通信的巨大优势。在VOIP语音应用时发现其在网络正常下通话质量已与市话相当,有轻微语音延迟。但当网络出现臃塞时,语音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话中断现象,而且语音延迟增大,阻碍了交谈的流畅性。分析此问题的形成,是因VOFR的QOS是依赖二层的链路作保证,其优先级较高,语音质量不受带宽、病毒、网络使用率等因素的影响。而VOIP受H.323协议的QOS机制的制约,H.323协议目前在QOS上还不完善,正在走过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发展过程。VOFR是一种技术成熟的通信方式,它稳定、可靠,但缺乏灵活的组网方式,技术标准也不统一,建造成本过高,已经走向了迟暮。VOIP是一种语音通信的发展方向,它灵活、方便,虽然近年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VOFR和VOIP两种技术融合在同一网络下,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对于象水利这样的特殊行业来说不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2汤子瀛.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3刘锦德.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全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4胡道元.信息网络系统集成技术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孙亚民.计算机通信网络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6杨明福.计算机网络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7赵庆轩.PBX追逐IP潮J.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研究开发中心8张宏科等.ATM网络互连原理与工程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9苏金树等.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10Naugle,Matthew.NetworkProtocolHandbook.NewYorkMcGraw-Hill1994
简介:本文描述了数位板技术参数和软件综合表现法的整个应用过程,它可以完成人们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输入行为,当数位板辅以各种应用软件,便可以在美术创作、平面设计、3D模型制作、影视特效处理等领域拥有更广泛的用途。关键词数位板系统;起始压力;精确度;压感笔中图分类号J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TechnicalParametersofTabletPerformance&SoftwareSynthesisMethodsRongQiming(GuangdongTechnology&TradeVocationalCollege,Guangzhou510430)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completelyapplicationprocessaboutthetechnicalparametersandoverallperformancetabletmethod,itcanhelppeopletocompletetheinputactionsfromsimpletocomplex,whenthetabletwillbesupportedbyavarietyofapplicationssoftware,itcanbeusedwiderlyinPainting,graphicdesign,3Dmodeldesignandfilmspecialeffectsprocessingandsoon.KeywordsTabletsystem;Initialpressure;Accuracyofpositioning;Styluspressure“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此语道出艺术表现手法与时代文化相映衬的内在关系。有如雕刻于四羊方尊的图纹,东汉遒劲有力的石辟邪,南北朝端详宁静的莫高窟,五代清新写意的士大夫风,明清的富丽华贵皇家宫苑,直到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新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一个艺术的新天地,计算机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传播媒介。一些新的艺术组合方式孕育而出电影三维动画特技、数字音乐会、电子杂志、网络游戏等充斥着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与生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创作逐渐成为众多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另一条途径。以前我们通过传统绘画工具进行的创作的形式,现在在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合帮助下完全可以模拟实现,无需手留余味既能施展想象于方才之间,在数字创作领域驰骋万里。对于初学者应该从何入手,怎样选择合适自己的数字创作设备变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将为读者介绍数字绘画创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数位板以及相关的绘画软件。数位板,又名绘图板、绘画板、手绘板。主要优势是模拟手绘功能方面,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通常是由一块感应板和一支压感笔组成,能取代鼠标的日常功能,而且有鼠标所不具备的功能——压力感应。压力感应是压感笔的一个重要优势,所谓压感就是通过对笔尖施加力量来改变线条的粗细和颜色的深浅,它在软件的支持下能实现传统绘画工具的功能,可以模拟各式各样的画笔手绘效果,能做到毛笔的抑扬顿挫,油画刀的厚抹重划,以及喷枪笔的柔和细腻。还可以做到传统画笔不能做到的复制预置的图案、增加光亮度等特效。数位板主要针对专业人士,用作数字绘画CG创作方面,就像画家的画板和画笔,数位板的这项功能,是鼠标和一般手写板无法媲美之处。数位板与手写板的区别在于对感应压力控制方面,是前者主攻绘画,后者主攻手写输入。手写板可以替代敲击键盘输入文字,通过软件可以识别手写的连笔文字。数位板主要面向美术绘画创作相关专业人士。如游戏美工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广告公司图形设计或插画设计以及网页设计中的Flash矢量动画制作者。数位板的核心参数主要包括笔尖压力感应级别、读取速度、分别率、坐标倾斜角度范围。每个参数背后都蕴含着很深的含义。笔尖压力感应级别是数位板质量的重要参数,对于初学者也是购买数位板时需要关注的主要参数。这个参数表示数位板对用户握笔时对笔尖施加力量的敏感程度,目前常用的级别有512级、1024级、2048级,常用笔尖压力感应级别现在一般能达到1024级。这个数值越高表示画笔在绘画软件中留下的笔迹就会越流畅和自然越能模拟真实的绘画效果。读取速度是指数位板识别出输入工具(压感笔)位置的速度。一般来说,读取速度越高,数位板识别出工具位置的速度越快,书画过程中出现断线的可能性就越小,记录下的输入工具的轨迹就越准确,一般达到133点/秒。分辨率是指数位板能够识别出的置于数位板上的输入工具的坐标位置的精确程度,现在市面手绘板一般达到100线/毫米(2540线/英寸)。坐标倾斜角度范围是指当笔侧倾使用时也能够识别,这样能模拟有些画笔侧锋绘画的效果,只有高端产品支持此项功能范围在60度。当前业界主流的数位板品牌有Wacom、汉王、友基等。Wacom公司是全球顶尖的用户界面产品生产商,一直致力于创意、改善人与电脑的关系并使之协调的发展。从1983年公司推出第一款数位板和无线压感笔投入市场到现在已经拥有二十多年的生产经验。为广大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绘画板或者数位板产品线,包括影拓、bamboo、新帝、非凡、贵凡、丽图等系列数位板,从高端到低端,可以全面满足不同消费群的创作需求。大家熟知的电影作品《阿凡达》和《魅影危机》、《星球大战前传》和《魔兽世界》、《刺客信条》等作品中的恢弘壮大的场面和叹为观止的特技,都有Wacom数位板的身影。笔尖压感级别达到1024级。Intuos4(影拓四代)针对专业级用户设计,采用无线无源电磁微压感技术。这款数位板拥有2048级笔尖压力感应与60度倾斜感应,能精确模拟各种传统画笔、笔刷与马克笔的笔触效果。其中60度倾斜技术是最新的技术,配合相应软件能模拟真实绘画时把笔侧倾时侧锋绘画的效果。数位板板面上的快捷键设置还考虑到左手习惯的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快捷键设置。在全新设计的笔座中,还提供了标准笔尖、弹性笔尖、柔韧笔尖、毛毡笔尖等,以实现不同的手感。数位板的压感和侧倾功能都需要相关软件配合与支持,时下主流的手绘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illustrator、openCanvas、ArtRage等等。Photoshop当前最新版本是photoshopcs4,这是是Adobe公司出品的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其不但在图片处理方面优势突出,在绘画和调色方面功能也非常强大,画笔除了有直径大小和硬度的设定以外,Photoshop针对笔刷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设定,支持客户自行创建笔刷样式,这使得笔刷变得丰富多彩为cg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painter是加拿大著名的图形图像类软件开发公司Corel公司的一款极其优秀的仿自然绘画软件,拥有全面和逼真的仿自然画笔,当前最新版本是painter11。支持最新的wacom影拓数位板设计的60度倾斜技术。ArtRage(彩绘精灵)是一款小巧的模拟自然手绘的软件,干净的界面,简单直观的操作非常舒适。ArtRage模仿自然画笔的功能非常强大,它还可以模仿不同的纸张质地,让你完全感觉不出只在电脑中作画。它所画出来的效果和用颜料在纸上画的效果几乎一样,对油画笔刷效果模拟尤为出众。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cs4软件创造性地把多点触控技术和笔输入技术同时融入到数位板产品中。从此,数位板不仅能够用压感笔而且还能用手指来操作,更轻松、更自然、更惬意。
简介: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多种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在线教学环境。本文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其体系结构,并对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开发进行阐述。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建构主义理论;资源建设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VirtualLearningCommunityPlatformStructuresBasedonConstructivistTheoryWangShunye,MengDeguang(DepartmentofComputerLangfangTeachersCollege,Langfang065000,Chian)AbstractVirtualLearningCommunityisbasedonthetheoryofconstructivism,andisaonlinelearningenvironmentwithmodernnetworkinformationtechniques.Onthebasisofanalyzingthetheoryofconstructivism,thearticleexplainsthearchitecture.Finally.thearticlealsopresentsthebuildingtheVirtualLearningCommunitySoftwareKeywordVirtualLearningCommunity;TheoryofConstructivism;Resourcebuilding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虚拟学习社区逐步成为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知识建构和智慧发展的理想学习平台。我国虚拟学习社区兴起相对较晚,而且形式多样,处于探究或初步构建阶段。本文所指的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资源共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在线学习支撑平台,学习者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讨论交流、协作学习、发展智慧。二、建构主义理论虚拟学习社区本身要求突破学习空间和时间局限性,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和传播模式,因而在其构建过程中,要着重使其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化和环境虚拟化,注重其交互性、网络性、实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或吸收;②认知是学生用来组织经验世界的,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现实的;③知识是学生与他人经验交流的过程,是经由磋商与和解的一种社会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学习支持体系学习支持体系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并以网络资源共享、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依托而构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体系。这种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学习资源,同时注重培养学习者资源搜索能力、资源组织能力、共享能力。学习者和助学者的地位与以往的教学过程不同,学习者是主体,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获取和构建者,同时也可作为助学者帮助其他学习者构建知识,而助学者由以往的主体转变为学习开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学习支持体系格外关注学习社区资源建设,关注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社区共同体的形成,适应成员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工具以及交互学习环境的营造等方面。(二)交互环境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助学者、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互,交互环境促进各元素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从而使学习者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共同构建知识。交互环境的本质是让参与人员借助同步、异步的通讯方式展开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为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中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社会临场感,在交互环境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搜索引擎、数据挖掘、RSS、Wiki、Blog、BBS、Email、QQ、MSN等技术,以达到与现实相同甚至更优的教学效果。(三)社区资源建设随着交互的深入和学习范围的拓宽,交互的主体可能所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因此,助学者应及时高效的开发充足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共同构建的动态学习资源库。通常情况下,资源库不仅包含学习中所用的学习工具,还应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交流记录、学习教材、学生作品、测试题库及其他有助于学习的资源,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线性资源结构,建立动态的、灵活的、非线性的资源库。资源库中的资源内容可以是纯文本、二维图像、二维动画及三维视频文件,同样还应包含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收集整合、自动生成的新资源。这些收集整理工作不应占用助学者、管理员、学习者的时间,而是由虚拟学习社区平台自动实现,并自动对相关资源进行分类汇总,供学习者使用。三、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开发(一)体系结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体系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即应用层、系统处理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图1虚拟学习社区体系结构(二)开发人员组织安排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由众多开发人员完成,功能分工主要是模型框架开发、学习媒体制作和学习设计开发(如图2所示)。图2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开发人员分工模型框架开发一般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基本掌握多媒体软件制作技术;学习媒体制作人员一般负责多媒体专业制作,要求能够将计算机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本身相融合,能够利用网络媒体独特性,使用多种课件开发工具集成网络课程,将学习资源最大限度、最优化的在媒体介质中反映出来;学习设计开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网络课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件制作手段和制作方法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整合。四、总结和展望随着国内外对虚拟学习社区探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虚拟学习社区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发挥虚拟学习社区在我国未来教育中的的作用,保证教与学的质量,在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探究,把握学习规律,促进认知建构,加强资源建设,加强合作交互,达到社区认同,继续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虚拟学习社区的交互性和智能程度,让其为信息化教育带来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李涛等.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2余胜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3冯秀琪等.虚拟社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0,12
简介:本文探讨了使用不同负载均衡技术,将负载分给多个服务器分担,以解决Internet服务器面临的大量并发访问造成的CPU或I/O的高负载问题。关键词负载均衡;网络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PromoteCampusNetworksFunctionsUsingLoadBalancingHaoMinchai,QiaoZhenmin(1.ShijiazhuangTechnologyCollege,Electr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Department,Shijiazhuang050081,China;2.ShijiazhuangTechnologyCollege,OfficeShijiazhuang050081,China)AbstractThisthesisfocusesondividingpressureinseveralserversthroughloadbalancingtechnologytosolvetheproblemofheavyloadofCPUorI/Ocausedbysimultaneousaccessing.KeyWordsLoadbalancing;Network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内的信息流量快速增长,当用户量及其应用量很大时,在同一时刻主机服务器可能要承受大量用户的来访请求,然而一台主机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倘若访问量的增长超过了主机的处理极限,主机的处理能力就会成为网络应用的瓶颈,这将制约网络应用的继续发展,对于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负载均衡系统应运而生。一、主要的两种解决方法(一)要从硬件和网络结构上尽量提高网络和系统性能和效率采用高性能的PC服务器作为网络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计算和负载能力。采用大容量、高传输速率的存储系统和利用RAID5技术实现很高的读写速度和性能。对于流媒体服务和WEB应用,采用千兆技术实现到INTERNET的高速接入;选用高性能的防火墙用于提供内外网访问,实现高效的WEB访问。(二)使用流量分担技术在网络内增加多台主机服务器,并让这些服务器保存和处理相同的应用内容。这样的主机服务器并不一定要求是技术最先进、性能最强大的,所以投资可以相对较少,但是由它们组成的服务器群,却能够共同完成网络的服务功能。优点当用户来访时,这些服务器轮流响应不同用户的请求,通过流量分担技术把大量的用户请求自动地分散到了不同的主机服务器中处理,从而减少了单个主机上的任务量,实现了网络流量在多台主机间的平衡处理,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至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二、负载均衡实现的方式(一)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通过自己的agent(由负载均衡产品厂商开发)或者使用一些系统管理工具的模板,来收集关于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对资源的分配。Agent是为特定的软件和硬件服务的,它能够非常严密地监视应用状况。使用现有系统管理工具的负载均衡产品可以通过API和公共协议监视更多的软件和硬件。优点如果你的网络发生了变化,或者你需要一些特殊的功能,软件能够非常快地进行升级并满足你的需要。(二)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产品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通常是由路由器和switch完成的。这些设备使用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以线速运行。优点这是最快的负载均衡产品。三、负载均衡产品实现的方案在市场上有几代不同的负载均衡的方案,它们的功能从简单逐渐变得复杂。第一代负载均衡产品只是简单的round-robinDNS机器它能够把HTTP进程在几个IP主机里进行分配。这类系统使用简单的PING命令来保证进程请求不会被送到一个状态不佳的服务器那里,并为多服务器引入了一个变量来表示容错率。第二代负载均衡产品不仅仅检查服务器是否还在运行,它还要检查服务器的性能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台服务器负载过重,发进来的请求就会被转发到其他机器上以保证负载在所有能够获得的资源里均衡分配了。第三代负载均衡产品覆盖了整个内容分发系统。随着Web和网络服务变得越来越成熟,仅仅监视Web服务器的某一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Web主机非常健康,但是它的后台服务器或/和应用有问题的话,把请求发给这台主机也是毫无意义的。新的服务,比如在线销售,都已经开始使用多层服务器来管理内容、数据库和事务处理引擎。由于电子商务目前已经关系到客户的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能够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负载均衡厂商开发了第三代负载均衡产品以保证整个内容分发系统的健康、良好运行。不仅处理网络和服务器性能问题,还能够根据前台请求和后台内容来分配资源,会识别请求,然后把该请求挂起,直到所请求内容已经准备好了,这叫做delayedbinding。这种能够识别内容的路由非常有用,服务器集群可以为特定的应用(比如CGI、流媒体、cookie服务等等)进行调整,而且负载均衡会处理并分发所有的请求到保持连接的客户端。四、结束语负载均衡只是一个策略,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的方法根据系统的软硬件不同而有所区别,有通用方法也有专用方法,有的网络系统还为此提供了专门的服务,负载均衡技术最终目的是减轻单个主机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但不能牺牲网络其他方面的性能。而对于我们校园网为基础的教育网站,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网络应用,各种办公业务都往上迁移,所传送不仅是一般的文本信息,还有很多视频和语音。如远程教学方兴未艾,不少院校都在全国各地设立网络教学点,进行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各个站点都必须能够同网络教学中心进行实时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也会产生大量并发访问,因此要求网络中心服务器必须具备提供大量并发访问服务的能力,这样,网络中心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I/O能力已经成为提供服务的瓶颈,如果客户的增多导致通信量超出了服务器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服务器无法提供服务,所以要对我们的校园网络进行统筹规划,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能够满足应用的负载均衡方案,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参考文献1E.Kata,M.Butler,andR.McGrath.AscalableHTTPserverthencsaprototype.ComputerNetworksandISDNsystems,1994.Vol27,P155-1642RalfS.Engelschall.LoadBalancingYourWebSite.WebTechniquesMagazine(http//www.WebTechniques.com),May1998,vol.3,iss.5
简介: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全固态PDM发射机,采用了新型的固态放大器件,因而取代了能耗高、效率低的大功率电子管。本文论述PDM1KW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安装与维护。关键词PDM1KW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维护中图分类号TN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PDM1KWsolid-stateAMwavebroadcasttransmitterinstallationandmaintenanceChenDan(Ji’an841RadioStation,Ji’an343000,China)AbstractAs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cience,technologycontinuestoprogress,thesolidPDMtransmitter,whichusinganewtypeofsolidstateamplifierspieces,whichreplacesthehighenergyconsumption,lowefficiencyofhigh-powertube.ThisarticlediscussesthePDM1KWSolidStateAMradiotransmitterinstallationandmaintenance.KeywordsPDM1KWSolid-state;Mediumwaveradiotransmitter;Maintain一、概述省广电局下达到我台的1KW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我参加了台里安装,调试发射机的整个过程,这台新型的中波广播发射机是近几年来,国家广电总局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在全国广电系统实施“西新工程”中被广泛运用的机型,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全固态PDM发射机,采用了新型的固态放大器件,因而取代了能耗高、效率低的大功率电子管。采用了脉冲宽度调制(PDM)的新电路,与过去的电子管发射机相比,整机效率由过去电子管机的25%左右,提高到现在固态机90%左右,体积大大减小,重量减轻,能耗低、音质美,工作稳定可靠。二、全固态PDMKW发射机介绍(一)技术参数1.载波功率输出,额定值1KW;运行范围0~1.2KW可调2.载波频率范围531KHz~1602KHz(间隔9KHz)3.RF终端阻抗50Ω、75Ω或230Ω非平衡4.频率响应<±1Db(30Hz-8KHz,M=0.5测试)5.谐波失真<1.5%(50Hz-8KHz,M=0.9测试)6.调制能力1KW,140%正峰调制能力7.载波跌落<1.5%8.谐波辐射相对于载频优于-60Db(相当于1KW)9.信噪比>60Db(1KHz,M=1测试)10.整机效率载波时≥85%,100%调制≥86%(二)全固态PDM1KW发射机的组成及原理全固态PDM发射机由三大部分组成高频部分、音频部分、电源部分组成。工作原理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和负载波信号送到脉宽调制级进行调制,然后得到一串脉冲宽度随音频信号变化而变化的调宽脉冲,进行放大后再送到调制器,继续放大到需要的幅度和功率,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得到一个有足够幅度和功率的音频信号送去被调级和由高频振荡产生的载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被调级进行调幅,由此产生射频调幅波再经高末槽路,进行调谐滤波,阻抗变换,输出乎合要求的载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电源部分是输出各种直流电压供发射机各部分工作使用。三、天馈线系统在安装PDM1KW固态发射机之前,我们已做了许多前期工作,如架设高76米天线铁塔,铺设天线地网,新建调配亭,架设馈管,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等与发射机配套的工作,无线电波要发射出去,发射机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天线地网是发射过程其中的重要部分,发射功率的大小受到天线结构,地网优劣,匹配好坏,地导系数传播路经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固态机、功放管MOSFET耐压和耐高温的能力有限,对天馈线的匹配提出更高的要求。天线的作用,铁塔本身就是发射体,其作用都是将高频已调波的能量转变成电磁波的能量,并将电磁波发送到预定方向的装置,中波主要靠地波传播,而地波传播应使用垂直极化波,因此中波天线一般采用垂直天线,天线的高度与天线电流的腹点与波长有关系,在选择天线高度时,既要考虑水平方向场强的大小,也要尽量避免副瓣干扰。天线仰角越大,场强就越小。中波天线的高度数值为0.53λ。地网是中波天线的回路,当电流通过地面时产生损失,称为地损,地损主要集中在天线底附近,为了提高天线的效率,尽量减小地损,所以发射天线需要良好的接地设施—地网,地网通常形成为以铁塔底部分的母线为圆心的采用120根φ3.0的软铜线导线长度为工作波长的二分之一,作辐向射线,构成网状体地网,接地电阻应小于0.5Ω。馈管我们选用的是SDY-50-15-3型,阻抗为50Ω,前期配套工作都按要求进行,通过测试达到标准。四、发射机安装与调试全固态发射机在机房归位到指定位置,连接好电源线(该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连好机器工作接地线,射频输出馈管通过连接头安装在发射机顶端,与此同时,馈管的另一头接到调配亭网络,通过调配网络,直接连到天线铁塔,在机器没有加电之前,先用仪器检查天线调配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然后测试馈管的输入,输出阻抗,经过微调,符合要求。馈管和调配网络在出厂前都已按要求调整好的,只是在运输途中,搬运振动,产生轻微变化,机器在出厂前也已用标称阻抗假负载调好,并进行48小时老化,现在天线系统输入阻抗接近线纯阻50Ω,这一步完成之后,接下来开机前静态检查,开机前加电检查(空载检查)上述正常后,各级加电带负荷检查,看各级电压指示是否正常,正常后,用示波器测试调制驱动信号,检查方波宽度,和方波占空比是否符合要求,调整输出功率时,先将入射功率指示调到接近200W为止,反射功率为0,所有故障指示灯不亮,此时电流接近3.5A。再将功率慢慢调整到入射功率指示为1KW为止,反射功率指示应小于5W。所有故障指示灯不应亮,最后就是逐渐加大音频信号,使调幅度指示在95%以上,能正常工作,经过一天的开机试机正常运行后,测试机器的三大指标杂音、频响、失真均符合要求。在调机当中,发现几个问题,1、该机开机5V电源接触不好,没有指示,经查属整流管管脚松动没有接触好,经处理恢复正常,在调整输出功率时,开始反射功率大于5W,后经检查调整匹配网络使反射功率为2W,达到要求。经过上述一系列工作,发射机按时正式开播,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情况观察,一切正常,没有发生技术上的问题,此时,该机已安装调试成功。五、发射机的维护日常的维护保养对发射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一般性维护保养可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这些检查在每周例检时进行,并在维护卡片上做好发射机的维护记录。同时,高效运行发射设备,使故障时间最短,也需要有良好的记录保存,这些记录有助于保存设备的保养情况和定期校准设备。防尘保洁可以保持发射机各部件的清洁,安装提供过滤空气的过滤器,并定期清洁过滤器的金属棉。定期检查各个元器件及接线端子,检查其是否有变色、断裂、脱落、漏液、生锈腐蚀等现象,并检查集成电路的接触性。发射机上的射频推动多用表为发射机的前置推动、推动放大提供仪表测量,可直接测量前置推动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经常检查关键点电压波形,并做好记录,通过这些记录,最主要的是工程师能查阅参数为何值的记录,从而能容易地了解正在影响运行参数的趋势。
简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和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视频媒体以其较强的表现力和具象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视频媒体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艺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视频媒体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ApplicationofVideoMediaandArtisticExpressioninMultimediaTeachingWangShuang(Harbin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ScienceCollege,Harbin150025,China)AbstractInclassroomteaching,theproperuseofMultimediacanenhanceand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teachingtoachieveoptimumresults.Videomedia,withastrongexpressiveandfigurativenatureoftheteachingprocessinthemedia,playsanveryimportantrole.Thisarticlediscussedonthevideomediaandtheartofregularityinthemultimediaclassroomteaching.KeywordsMulti-mediateaching;Videomedia多媒体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又称为多媒体课堂组合教学。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在多媒体教材中,不同媒体形式传输教学信息的特点和效果各不相同。视频媒体与文字、声音等其他媒体相比有着它自身的特性。一、视频媒体的特性(一)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呈现性各种媒体,呈现事物的时间、空间、运动等特征的能力是不同的,视频媒体能够以活动的、色彩的图像和同步的声音去呈现事物的运动状态与规律,它能全面呈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与声音特征,因此,它具有极强的信息呈现能力。同时,视频媒体能够利用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在简单的重现大自然的事物与现象的同时,借助其编辑、动画、特技等技巧,帮助人们观察到很多平时无法仔细观看或者不能够看到的现象。例如,肉眼看不到的细胞,速度很快的动作、过程缓慢的植物生长、难以拍摄的水下、复杂的内部结构等,这些内容可以用特殊的拍摄技巧和动画等手段完成,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观察条件,去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视听结合多维度呈现信息的具象性视频媒体以图像符号传送信息,区别于语言符号,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屏幕上图像的颜色、形状、运动变化,等信息一览全貌,不需要像文字一样一行一行看。因此,视频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视频媒体不仅以图像符号呈现信息,还能同时伴有解说、音响和音乐去补充和加强信息的传递效果。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体,通过双通道多维度去传送教学内容,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三)克服时空局限的重现性在教学中,很多现象和历史事件,无论学生是现场观摩、教室上课,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都不能观察到。利用视频媒体的重现力,可以将珍贵的历史资料、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在随意的时间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实这不仅是视频媒体的特性,也是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二、视频媒体的艺术规律多媒体课件中视频媒体的画面就是用来教学的,不能一味强调画面的新奇、复杂,而应该力求简洁明快。视频媒体画面的构图、色彩、镜头运动都是构成画面语言的词汇。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发掘画面语言中每一个因素的功能,以更加准确的传达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视频媒体的画面在制作是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构图电视教材画面要求具体、形象、生动、典型,要将知识性、科学性、真实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并将抽象概念创作成为生动易懂的视觉形象,既要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要求,又要达到传道、授业、解感之目的。因此,在制作和拍摄的过程中,对于其表现的主体和陪体,背景和前景的关系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处理。主体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中的主体必须突出、生动、形象感人,这样的主体才能达到表达教材中心内容的目的。陪体、前景、背景还有空白等,其共同点是不超越主体,作用是以表现和突出主体为中心。(二)颜色视频画面的色彩要根据突出主体、表现情节和渲染气氛的需要,选择最具有特定关系的特征色彩组合,进行合理的布局,形成既有变化、对比,又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首先,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性质,以能够最恰当表达学科内容的需要为出发点,确定画面主体的色彩;然后再按照突出主体色彩的原则,搭配能够使主、从关系鲜明的陪体色彩;最后选择既能够烘托主体,又可以统一整体画面的环境色彩。第二,对于选择的色彩进行合理布局,达到和谐统一的布局关系。第三,要利用色彩的组合规律以及色彩表现的特征,刺激学习者的视觉器官,使受学习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达到审美情趣的愉悦。(三)运动画面的处理运动镜头的运用也要注意准确朴实、真切,尽量不要使用甩、急推、急拉等个性化过于强烈的镜头,以免学生沉浸在镜头变化的新奇感中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在拍摄中.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应该采取较平缓的速度,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注意在镜头的不同段落间要留有间歇.给学生留出一个反应、理解的时间。三、视频媒体的教学应用启示视频媒体以其较强的教学性、艺术性,在多种教学媒体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视频媒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直接的视觉和审美的享受。但是在使用视频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掌握使用时机视频媒体的使用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如果使用的时机不当,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视频媒体播放前,教师要适当的引导,一方面要告知学生观看的重点和观看后的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媒体中可能对学生的观看产生困扰的生僻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观看。(二)有效控制课堂视频媒体的声画结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有效控制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让课堂失控。因此,在使用视频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确定自己能够很好的控制课堂,否则宁可不用。参考文献1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第二版M.高教出版社,20042陈哲.谈视频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3胡海.浅谈多媒体教材中的视频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4仲华.多媒体课件中视频媒体的使用及制作J.中国科技博览,2009,15操基栋.电视教材画面构成的实体因素J.池州师专学报,1994,46刘丹.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中色彩的运用艺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基金项目2009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542096
简介: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逐一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参加网络营销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进行改革。关键词网络营销;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TN91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PracticeTeachingThinkingofOnlineMarketingCourseXuRuizhao(ShangqiuNormalCollege,ComputerTechDepartment,Shangqiu476000,China)AbstractAnalyzetheproblemexistinginthecourseofOnlineMarketingfromrespectssuchasteacher'squality,teachingmethods,examinationmethods,etc.Thenweleadstudentstoparticipateinonlinemarketingpractice.Regardimprovingtheteachingeffectasthegoalandcarryonthereform.KeywordsOnlinemarketing;Coursereform;Practiceteaching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有影响的事物莫过于互联网,网络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化。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上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应用热,世界各大公司纷纷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和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并且按照互联网的特点积极改组企业内部结构和探索新的管理营销方法,网络营销应运而生1。网络营销跟传统的学科比较起来仍然比较新,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营销的教学体系仍然不统一有侧重于网络营销理论的,有侧重于网络营销技术的,也有侧重于网络营销实践的。每一种教学体系都有他的预期教学目标。针对与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有所侧重、因材施教。二、《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现状(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网络营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工科的数学、物理、化学或者文科的政治、历史或者是地理。它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综合的知识。网络营销涉及到管理学的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涉及到统计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涉及到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涉及到经济学的市场分析等等。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教学岗位,往往招揽不到合适的教学人选。通常的情况是,有些学校的《网络营销》课程选择了教授《市场营销》的老师代替,或者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老师来代替。长此以往的结果是,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学生得不到一个综合的训练。学生拿市场营销的理论直接套用在网络营销上,效果肯定不理想。甚至学生学习《网络营销》到最后变成了网站建设,建一个在线销售的网站了事。(二)实践课时分配有限2。网络营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实践课时只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就是这四分之一的时间也往往是被学生自己上网所占用,没有很好的老师指导实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较短的实验课时内,学生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实验,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三)实践环境脱离实际3。现有的网络营销实践系统通过设置模拟商业环境,训练学生掌握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基本为虚拟实践系统,缺乏真实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参与,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市场运作能力。网络营销发展的非常快,一些新的思路和模式根本在模拟环境下没办法体现。另外,即便是加入些新的模块,实验环境和现实网络营销实际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四)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而网络营销的本质动手实践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时候不注重实践,只注重理论的结果。最终导致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觉得没有学到有用实用的东西。三、《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改革(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应该从《网络营销》课程的实际出发,从理论到技术到实践,对教师进行全面素质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首先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只有如此,才能够有能力指导学生。网络营销是一个发展的很快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最新发展动态,并亲自实践,总结成败得失,然后灵活应用于课堂,指导学生。(二)增加实践课时。实践课时分配过少也是目前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没有时间保证,学生很难在网络营销实践方面学到知识。现在的教学分配一般实践课程仅占总学时的1/4到1/3,我认为,网络营销的实践课时至少要提高到1/2,让学生充分实践多种网络营销环境,自我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学生亲自实践。以往的情况,实践课程一般在实验室软件模拟的环境下进行,这远远不够,学生必须参加真正的网络营销实践活动,才能切实体会到网络营销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本中相关理论。比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小店,自己选择产品。我们现在分析这个实践过程会涉及到我们网络营销课程上的那些理论知识。首先,我们选择在淘宝上开店,要了解淘宝网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中,我们知道淘宝网的模式是B2C和C2C。接下来我们要选择产品,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这里涉及到市场调研的知识,我们要了解我们的销售对象,他们有什么的潜在需求,这些需求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选择了产品以后,我们又要考虑到品牌推广、产品促销。当然还要涉及到进货渠道、物流选择等等。这里的重点是产品促销,如何在激烈的淘宝网凸显出来我们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营销实践。我们是选择SEO(即搜索引擎优化)还是选择普通的网络广告,是选择百度凤巢计划还是GoogleAdwords还是选择相应的广告联盟来推广,还是进行综合的应用。这些都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自我的判断。当然,有了客户以后,如何维护客户的关系也是网络营销理论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应用。(四)进行灵活考核。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时间,自然考核的时候不能仅仅以背诵的理论知识为考题。我们可以合理划分比重,比如理论占50%,实践成绩占50%。理论成绩容易考核,关键实践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标准,这个需要根据我们给学生的实践指导来制定。四、结语《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强调了学生亲自实践。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唯有如此,我们《网络营销》课程才能变成真正的紧密联系实际的,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素质的学生喜爱的课程。参考文献1李蔚田.网络营销实务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孙玉玲.网络营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03钱瑛.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思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简介:分布式计算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分布式计算环境研究两个方面。但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计算的研究热点也从以分布式操作系统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换到以网络计算平台为中心的实用分布式技术,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关键词分布式计算;中间件技术;P2P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Net&DistributedComputingCuiLisheng(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College,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Chengdu610059,China)AbstractDistributedcomputingresearchfocusesondistributedoperatingsystemsanddistributedcomputingenvironmentstwoaspects.Bu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technology,theresearchfocusondistributedcomputingtodistributedoperatingsystemfromthetraditionalmodelcenterswitchtoanetwork-centricutilitycomputingplatformdistributedtechnology,andachievedconsiderablesuccess.KeywordsDistributedcomputing,Middlewaretechnology,P2Ptechnology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工作原理要想实现分布式计算,首先就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一)计算机之间需要能彼此通信(二)需要有实施的规则(例如,决定谁第一个通过,第二个做什么,如果某事件失败会发生什么情况等)(三)计算机之间需要能够彼此寻找只有满足了这三点,分布式计算才有可能实现。二、分布式计算技术(一)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基础软件,是分布式系统中介于应用层和网络层的一个功能层次,它能够屏蔽操作系统(或网络协议)的差异,实现分布式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它扩展了C/S结构,形成了一个包括客户端、中间件和服务器的多层结构。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以中间件为桥梁,通过把数据转移到计算之处的计算方式,把网络系统的所有组件集成为一个连贯的可操作的异构系统,从而达到网络“透明”的目的。(二)网格技术网格计算是通过Internet把分散在各处的硬件、软件、信息资源连结成为一个巨大的整体,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利用地理上分散于各处的资源,完成各种大规模的、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任务。网格计算无疑是分布式计算技术通向计算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网格的体系结构是有效进行网格计算的重要基础,到目前为止比较重要的网格体系结构有两个1.是以Globus项目为代表的五层沙漏结构,它是一个以协议为中心的框架。2.是与Web服务相融合的开放网格服务结构OGSA(OpenGridServicesArchitecture),它与Web服务一样都是以服务为中心。但是,所有的网格系统都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公共的体系结构(1)网格资源层它是构成网格系统的硬件基础。包括Internet各种计算资源,这些计算资源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2)网格中间件层它是一系列工具和协议软件。其功能是屏蔽资源层中计算资源的分布、异构特性,向网格应用层提供透明、一致的使用接口。(3)网格应用层它是用户需求的具体体现。在网格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提供系统能接受的语言、Web服务接口、二次开发环境和工具,并可配置支持工程应用、数据库访问的软件等。(三)移动Agent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移动Agent的确切定义,我们一般认为移动Agent是一类能在自己控制之下从一台计算机移动到另一台计算机的自治程序,它们能为分布式应用提供方便的、高效的执行框架。移动Agent是一类特殊的软件Agent,可以看成是软件Agent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除了具有软件Agent的基本特性——自治性、响应性、主动性和推理性外,还具有移动性。即它可以在网络上从一台主机自主地移动到另一台主机,代表用户完成指定的任务。由于移动Agent可以在异构的软、硬件网络环境中自由移动,因此这种新的计算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分布式计算中的网络负载、提高通信效率、动态适应变化的网络环境,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但目前,所有的移动Agent系统还都很不成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所以,我们可以把目前的众多Agent系统看成是实验室系统,它们离真正实用的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四)P2P技术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是Internet上实施分布式计算的新模式。它把C/S与B/S系统中的角色一体化,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也就是说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通过服务器与服务器、服务器与PC机、PC机与PC机、PC机与WAP手机等两者之间的直接交换而达成计算机资源与信息共享.此外一个P2P系统至少应具有如下特征之一1.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2.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3.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P2P技术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典型代表就是Napster。(五)WebService技术WebService技术是对Web进行扩展,为相互间连接的软件提供服务。WebService技术是一种分布式应用程序,它可以通过编程并使用标准的Internet协议,像HTTP和XML,将功能展示在互联网和网内部。WebService结合了以组件为基础的开发模式以及Web的出色性能,一方面,WebService和组件一样,具有黑匣子的功能,可以在不关心功能如何实现的情况下重用;同时,与传统的组件技术不同,WebService可以把不同平台开发的不同类型的功能块集成在一起,提供相互之间的互操作。我们也可以认为WebService技术是以Internet为载体,通过将紧密连接的、高效的n层技术与面向消息、松散联接的Web概念相结合来实现的。Web服务是一种构建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之上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其实质是由XML通过HTTP协议来调度的远过程调用实现Web服务的体系结构。参考文献1Middlewarewhitepaper.InternationalSystemsGroup.Inc,1997,22都志辉,陈渝,刘鹏.网格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FosterI,KesselmanC,NickJ,etal.GridServicesforDistributedSystemIntegrationJ.Computer,2002,35,637-464TbaiT,LamHQ..NET框架精髓M.王敏之.北京电力出版社,20015胡道元.计算机网络(高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王柏,王红熳,邹华.分布计算环境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简介:本文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网络安全的主要防护措施以及其不足之处。而入侵检测技术就是有益的补充,然后进一步对入侵检测的技术进行了概述,给出了入侵检测在计算机安全防护中应用的实例,给出了算法框架,以及运行结果。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安全;入侵检测;程序开发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ApplicationofIntrusionDetectioninComputerSecurityProtectionYinXiaogui(GuangzhouUniversity,Software&EngineeringCollege,Conghua510990,China)AbstractThispaperfirstlyanalyzedthecomputernetworksecurity.Itpointedoutthemainnetworksecurityprotectionmeasuresandtheirshortcomings.Intrusiondetectiontechnologyisabeneficialsupplement,Furthermore,itmadeasummariseofintrusiondetectiontechnologyandapplicationexamplesaregivenaboutintrusiondetectionincomputersecurityprotection.Someoperationresultandalgorithmframeworkweredisscussed.KeywordsComputernetwork;Computersecurity;Intrusiondetection;Programdevelopment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nret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己经越来越离不开Internet。但是由于Internet本身设计上的缺陷以及其具有的开放性,使其极易受到攻击,给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一个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即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服务的可用性。为了能够实现这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那么计算机安全软件就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手段所以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大事情,必须充分重视并设法解决它。如何确保网络系统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所必需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有(1)功能强大的防火墙。“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作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加强网络安全的手段。它所保护的对象是网络中有明确闭合边界的一个网块,它的防范对象是来自被保护网块外部的对网络安全的威胁。(2)进行网络的合理分段与隔离控制。网络分段是保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项基本措施,其指导思想在于将非法用户与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3)系统的设置与更新。关闭不需要的使用端口,及时的对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更新。(4)木马与病毒防护软件的应用。安装功能强大的杀毒、除木马的软件,并且及时的对病毒库进行更新。它利用从服务器端获取的病毒码信息对本地工作站进行病毒扫描,并对发现的病毒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二)传统方式的不足与入侵检测的必要性虽然已经有相当多的成熟技术被应用于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但随着新应用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新服务的层出不穷,这些传统的静态安全保障技术的有效性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由于信息安全知识的缺乏及管理上的松懈,再加上没有受过相关信息安全教育的用户数量的激增,各组织中计算机用户的密码通常设置得并不安全,简单的字典攻击就可以成功地破获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密码,高强度的密码体系常常形同虚设;有效的报文鉴别技术如MDS算法,并没有在广大普通计算机用户中得到广泛使用,加上来自组织内部合法用户的攻击行为,计算机网络中所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通常也很成问题;拒绝服务攻击Dos,特别是由众多攻击者协同发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田Dos,由于其攻击时所带来的巨大的数据流量,可以轻易地使被攻击的网络服务器软硬件系统过载,从而丧失服务能力,极大地威胁着信息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比各类防火墙系统更高的智能,并可以对由用户局域网内部发动的攻击进行检测。同时,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攻击者对各种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利用的尝试,从而在破坏形成之前对其进行阻止。当检测到来自内外网络针对或通过防火墙的攻击行为,会及时响应,并通知防火墙实时阻断攻击源,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更有效地保护网络资源,提高防御体系级别。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入侵检测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新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检测系统或网络是否遭到攻击,是否有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攻击者,如果有则应采取一定的反应措施。初期多以基于本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为主,即在每一主机上运行一个或多个代理程序。它以计算机主机作为日标环境,只考虑系统局部范围的用户,因此人人简化了检测任务。由入侵检测工具对主机的审计信息进行分析与检测,并报告安全或可疑事件。基于本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开发出的入侵检测系统也比较多,部分己形成了实用产品,例如IntrusionDetection公司的KaneSecurityMonitor,TrustedInformationSystem公司的Stalk。日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商业化产品较多,多为基于网络关键结点(如防火墙、路由器等)进行检测,如Cisco公司的VetRangero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在所有受保护的主机上都安装检测系统,配置费用高,所以实际应用较多的是网络型的入侵检测系统。但是高带宽网络、交换式网络、VLAN、加密传输的发展都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造成了很大限制,所以现在主流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两者结合。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主要面向大型网络。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网络入侵检测软件,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也刚刚起步,与外国尚有差距。三、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协作系统的应用(一)系统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协作系统进行合作,来构建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由中央控制器、用户界面及分布在各个子网中的扫描节点、检测节点组成,每个扫描节点负责扫描自己所在网段的主机及子网,从中发现安全漏洞并提出修补措施,从而避免了防火墙的访问限制,能够获得准确的扫描结果;各检测节点根据本节点的检测策略,对本子网或其它检测节点提供的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入侵,则根据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响应。(二)系统设置针对特定的攻击,设置攻击的源IP,端口,及子网掩码,目的IP,端口,及子网掩码,然后选择要拦截或放行的协议类型。每一次设置相当于一条记录,可以设置多条记录,攻击模式库即由这些记录共同构成。设置完攻击模式库后,点击installrule实现库的安装。首先在CMainFrame类的OnRulesAdd()函数接收用户输入,并把设置的规则添加到文档类里面的的m_rules数组里面。(三)截包方案本部分采用应用层截包方案,即在驱动程序中截包,然后送到应用层处理的工作模式。程序工作在内核的话,稳定性/兼容性都需要大量测试,而且可供使用的函数库相对于应用层来说相当少。在应用层开发,调试修改相对要容易地多。在应用层工作,改变了工作模式,每当驱动程序截到数据,送到应用层处理后再次送回内核,再向上传递到IP协议。所以需要看到这样性能影响非常大,效率非常低。不过由于台式机的网络负载相当小,不到100Mbps足以满足要求,尤其是主要用于上网等环境,网络连接的流量不到512Kbps,根本不用考虑性能因素。所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部分决定采用应用层的截包方案。在设备程序开发包(DDK)中,微软包含一个新的命名为Filter-HookDriver的网络驱动程序。可以用它建立一个函数来过滤所有所有通过这个接口的流量。System32\drivers目录下的IPFLTDRV.SYS是Microsoft提供的IP协议过滤驱动程序。它允许用户注册自己的IP数据报处理函数。本程序采用DrvFltIp.sys驱动程序实现IP协议过滤。其中回调函数是这类驱程的主体部分。DrvFltIp.sysIP过滤驱动程序使用这个过滤钩子来判断IP数据包的处理方式。(四)中央控制控制管理负责协调控制网络中的扫描节点和检测节点,包括向节点发送控制指令及接收各节点的工作状态;负责对分布到网络上的各节点的数字签名及安全策略的配置;负责各检测节点间的负载均衡,如果某个检测节点的负载较重,则控制管理将该节点的一部任务分配到其它较空闲的检测节点。这里尤其需要进行通信管理,通信管理主要提供控制管理、数据融合与底层各个扫描节点、检测节点的通信通道。具体说来,控制管理可以通过通信管理给检测节点下达控制指令,同时通信管理也将各节点的执行情况返回给控制管理;数据融合可以通过通信管理要求底层节点提供更多的事件记录信息,同时,通信管理负责将返回的记录提交给数据融合模块进行分析。通信管理负责中央控制器与各扫描节点、检测节点之间的认证,并采用通信加密体制完成信息和消息的传送。系统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参考文献1白以恩.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M.黑龙江哈尔宾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韩东海,王超,李群.入侵检测系统实例剖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FISKM,VARGHESEG.AnAnalysisofFastStringMatchingApplied,toContent-BasedForwardingandIntrusionDetectionR).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2002.作者简介尹晓桂(1972-),男,江西,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与开发,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简介:目前灾害符号的认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灾害信息图标网站有其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站的实现过程,采用ASP.NET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了灾害信息图标的介绍平台和交流论坛两大功能。关键词灾害符号;认知;ASP.NET;B/S中图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Design&ImplementationofDisasterInformationSymbolsWebsiteHuangMeng,ZhangZhen,FengJilin(DisasterPreventionScience&TechnologyCollege,Sanhe065201,China)AbstractCognitiveproblemsofdisasterinformationsymbolshavecaughtpeople’smoreattentionnow,thereforedisasterinformationmarkwebsitewithveryvalueableapplic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implementationofdisasterinformationmarkonthewebsiteusingASP.NETtechnology,Browser-basedserver(B/S)mode,toachievetwofunctionsofdisasterinformationmark,theintroductionplatformandexchangeforum.KeywordsDisastersymbols;Cognitive;ASP.NET;B/S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网络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查询信息的重要工具。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时,灾害符号能够反映灾情,将灾害、灾情信息传递给受灾者及救援者,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速高效的响应,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灾害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灾害符号的认知和普及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把灾害符号应用到网络当中已是必然。目前,民政和交通等部门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站中也有关于灾害图标的专业信息,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介绍灾害图标(符号)的网站系统供公众学习和查询,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基础上,采用ASP.NET等技术开发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网站,希望通过网上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检测灾害符号的通用性和公众的接受程度,进一步调查公众对灾害类符号的需求,从而校正工作的方向,达到灾害符号应用的目的。本文概要介绍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一、网站系统的开发框架本系统采用现今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以ASP.NET技术作为开发环境,Access2003作为后台数据库。从结构和功能上,系统可以分为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三层体系结构并采用MVC的设计模式。应用层是呈现给用户的页面;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担当主要的应用处理任务,包括处理应用层的HTTP请求,及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和交互;数据层位于低层,以ADO.NET为接口,Access2003为架构,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层对数据的请求。以WindowsXPSP2+IIS6.0+.NET2.0框架为平台2-3。二、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系统的功能设计本系统主要分为灾害图标介绍和大众交流两个主要版块,在灾害图标介绍版块中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学科把灾害事件即突发事件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4-5,我们的灾害图标介绍版块也主要按此划分,划分为首页、符号介绍、自然灾害符号、事故灾难符号、公共卫生事件符号和社会安全事件符号等6个主要模块。而交流论坛主要包含论坛浏览、注册、发帖与回帖和后台管理等3个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简介: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中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促进职教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较好选择。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学媒体;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RoleofModernTeachingMediuminCareerEducationLiuXuan(LiaoningModernService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Shenyang110164,China)AbstractCurrently,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technology,the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whichhasthecomputertechnologyasitsrepresentationhasgraduallypenetratedtheeducatingandteachingprocessalongwiththetechnologyprogresses.Basedonthefundamentaltheoryoftheeducationandinconnectionwithcomputertechnologyandmultimediatechnologyetc.informationtechnologyastheroutineeducationalauxiliarymethodsinCareerandvocationaleducation,andthereforereasonablyapplymodernteachingmediumtoassistclassroomteachingbecameabetteroptionfortheoptimizationofCareerandvocationaleducationandteachingaccelerating,increasingtheteachingefficiencyanddevelopingthestudents’innovationability.KeywordsCareereducation;Modernteachingmedium;AuxiliaryteachingforModernteachingmedium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部门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部分院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层次明显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问题。那么,面对先进而丰富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群,采用恰当的应用模式,实现它的效用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在职业教育中推广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一)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要求国家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政策”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紧跟现代化的步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创建新的模式使教育教学产生最大的实效。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之中,因教学传递的信息量逐步加大,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单纯依靠原有的教学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全新的教学表现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以适合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优秀劳动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职业院校在高校招生结束之后才开始选拔学员,在将来较长时期内势必受限于应考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集中反映出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缺少独立钻研的习惯、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等弊端,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较差。面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创建职业岗位环境,模拟现实工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阔学生视野,扩充知识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从表现形式上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具备更大的优势,更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较好选择。二、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一)注重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开展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其核心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利用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在多媒体课件准备制作阶段就应该与所选择的教学模式保持一致,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各个要素的基本要求进行课件素材的准备工作。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型等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各自需要参照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及对应的框架体系。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课件之中都应该有明显的痕迹对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加以体现。当然,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那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及运用课件开展教学的过程就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比较灵活的方法开创性的设计课件内容。因此,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始终要清醒的意识到为什么要制作课件,课件应满足教学的哪些要求,课件所选择的有关素材是否与教学各个环节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相关要素间的组合是否条理清楚,需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是否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范畴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技术产品,它主要是指现代化的电子类媒体,包括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以及综合类媒体等等。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以及由这些媒体组合而成的多媒体系统,包括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闭路电视系统、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等。这里的“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科技不断进步,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就是将来的传统教学媒体,所谓的现代化只是相对于过去而言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面对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过程,教师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与学习,把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三、现代化教学媒体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作用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具体来说,现代化教学媒体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新的教学设计方式准备课堂教学工作,使教学各环节的准备工作更具体、细致,针对性更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能够随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新知识、新信息,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充分地进行相互合作,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专业教学所用;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准备,通过创建模拟岗位工作环境,引入职业岗位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手段,帮助教师实现个别化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具备开放性、交互性的讨论平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合作型学习成为教学的主流,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实现沟通、交流的场所。总之,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备课的质量,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控制,稳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二)能够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职业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知识》等课程,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常识的基础上,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能够运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专用搜索工具进行信息搜集与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网络的看法,排除网络对学习带来的负面效应及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熟练地、有甄别地选择有用信息充实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对现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化教学媒体介入学科教学的模式,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虽然这种学习模式相对弱化了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但是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反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能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创建依托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效果良好,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将持续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虽然,就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这种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显示出的现实效果使其发展潜力巨大,势必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因此,加快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媒体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加快原有教学设施的升级与改造,将进一步促成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创建。四、结束语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专业教学依赖于专业教师开创性的学术精神,教师应紧贴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开发专业课程,以多媒种体为表达方式创设教学情景,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以这种观念来设计职教学科教学,才能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预期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专业技术人才。参考文献1徐英俊.教学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3王秀平.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4马忠.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55陈永新.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漫谈J.农业网络信息,20056周文定.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
简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职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实践性很强。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是该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理论教学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一定的微机硬件接口系统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建立“微机接口虚拟实验平台”,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实现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关键词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创新能力;虚拟实验平台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ReformofCourseTheory&ExperimentalTeachingon《MicrocomputerPrinciplesandInterfaceTechniques》ChenKe,ZhangQi(SichuanVocational&echnologyCollege,Suining629000,China)AbstractAsafundamentalmajorcourseofrelativemajors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hecourseMicrocomputerPrinciplesandInterfaceTechniquesisofgreatpractice.Thebreakthroughsofthecoursereformlieinenhancingcultivatingthestudents’originalityandbringingtheirinitiativesintofullplay.Intheaspectoftheoreticteaching,thecultivationofthestudents’comprehensiveanalyticabilityshouldbeemphasizedenablethemtohavetheabilityofcertainmicrocomputerhardwareinterfacedesign.Intheaspectofexperimentalteaching,thevirtualexperimentplatformofmicrocomputerinterfaceisestablished,therestrictionoftraditionalexperimentstargetingtimeandspaceisbroken,theintegrationofexperimentalteachingisrealized.KeywordsTeachingreform;Theoreticteaching;Originality;Virtualexperimentplatform《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与接口电路的设计思路及其在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更谈不上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地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该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一、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实现以能力为本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验证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普遍采用实验箱,仅对接口芯片功能进行相应的工作方式验证性实验,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进行拓展,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形成,使该课程在学生的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1。因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是什么,如何工作”转变到“如何思考,如何设计”这个层面上来,这也更符合当前高职教育所强调的“以能力为本”这个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二、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推行实验教学改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突出实用为目的,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特点,重点阐述与接口应用相关指令及编程基础,加大微机接口应用技术知识方面的阐述。内容取材上,力求反映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新知识,对现有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一定量的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建立起“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牢固概念,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全面培养学生进行微机系统扩展的应用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接口实验一般采用实验箱来完成,成本较高,并且能够扩展的实验项目有限,通常是验证性实验居多,很多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实验项目无法开展。因此,建立“微机接口虚拟实验平台”,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传统的接口实验设备包括两部分“微机”和与其连接的“专用实验台”两个部分。“微机接口虚拟实验平台”则采用以“软”代“硬”和“虚”、“实”结合的设计思路,强调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最大限度地仿真真实的实验环境。“虚拟实验平台”包含虚拟接口电路和虚拟实验操作台。虚拟接口电路是实验程序和虚拟实验操作台的连接通道,包含了实验中常用的I/O接口芯片,有8253、8255A、、A/D、D/A等,与实际芯片功能相同,并与实际的微机实现了“连接”,能够被实际的实验程序所访问,也即对调试程序而言与真实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虚拟实验操作台主要包括常用的外围单元电路,如指示灯、数码管、键盘、开关、传感器等,它是一个交互性较强的可视化界面,不仅可以指示或反映出实验的结果,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模拟连线和使用虚拟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测等操作2。下图展示的是“虚拟实验平台”上8255A芯片与4×4键盘的虚拟接口实验操作台界面。8255A芯片与4×4键盘的虚拟接口实验操作台界面与传统的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类型,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的硬件实验平台,具有比传统实验更为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实验教学技术手段创新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三、结束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通过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模式,适时设计教学场景,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平台”,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全面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陈友宣.微机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企业教育,2007,03下7-82王青.微机接口网上虚拟实验室的研究设计中国海洋大学,2004D.作者简介陈科,男,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张启,男,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